四十、幽靈王朝古西夏,反清復國做大夢
清道光23年1月大1日甲辰(1843年1月30日)晨
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叫做「希恩吉爾」,即新年,也有稱「白節」或「白月」的,這與牛羊奶食的潔白相關。
關於蒙古族春節的來歷說法不一,對照五世達賴「黑白算答問」一書得知:南宋理宗寶慶三年(西元1227年,丁亥),蒙古滅西夏,取西夏國都,並以此為蒙曆歲首,成吉思汗亦於該年卒,星宿月遂以正月見稱,星宿月是農曆12月16日到1月15日,這與農曆前後相差一個月。
史書記載,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漢族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與漢族春節正月相符。這就是蒙古族過「春節」的由來。
大年初一,蒙古族習慣全家人都要穿上節日服裝,聚於一堂,叩賀新年。首先由輩份最小的晚輩向長輩拜年,依次進行;晚輩叩頭,平輩請安;並裝煙、敬酒、獻「哈達」(註1)。長者受禮之後,要向弟、侄、兒、孫們表示祝福。還要給孩子們一些禮物和「壓歲錢」。天亮後,家族親友間就開始互相拜年。遠途的都要騎馬騎駱駝或趕車來叩節,這種拜年活動一般到正月十五才完全結束。
初一凌晨晚輩也會向長輩敬「辭歲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
蒙古族「白月」與漢族新年正月相符,因蒙古族人以「白」為吉祥,「白月」含有聖潔正直,且有恭賀新春、吉祥如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