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談脊椎與鍜練

「人生問題集」048

047 再談太極拳

以「前瞻性」的觀點看到老年時腰腳無力,易於跌倒、易失平衡,於是推薦提早學習「太極拳」。

但筆者對「太極拳」的認識仍在皮毛階段,甚為粗淺,故僅提供心得,以供參考。

「太極拳」的一項特點,便是它的慢動作,這與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完全相反,五倍速、十倍速的生活步調,使人們陷入緊躁焦慮而不自覺,學習「太極拳」讓我們重新體會到一種緩慢悠然的心境,這種心境也讓我們可以重新去品味生活與人生,你會感覺到現代人是多麼可憐,被快速沉重的生活壓力鞭笞著前進而不自知。

練習「太極拳」時,你會發現它使力用力的方式與一般生活、或與其它運動的用力方式是多麼地不同,它顛覆我們使力用力的習慣,你會發現它是多麼節省地使用身體的能源,它又讓身體的許多筋骨肌肉都運動到,「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或許有些誇張,但緩慢無損傷的拉開我們身體的許多筋骨,其實是有益於身體的。

於是想起許多其它的運動方式,都是極度地消耗力量,像是一部急馳的汽車,持續加踩油門,快速燃燒自己,那是好的運動嗎? 它們的運動效果與其熱量消耗成正比嗎?

記得學童時代,學校教做體操,一邊喊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那是很具有節奏感的運動,這裡不是說「體操」不好,但想想看,它很像是在操作一部機器,活生生的一個人,具有靈性的人,適合如此「機械化」的體育方式嗎?

「太極拳」則大不一樣,它不重其形,而重視其神,甚至沒有標準化的要求,它是那麼「個人化」、「人性化」,你年紀輕、體力好,你的蹲姿可以低一點,年紀大、體力差,可以蹲的高一點,一切自我考量,不必勉強,出之自然,你可以忘我的去體會它的鬆靜自在、圓融悠然。

「太極拳」有許多其它的名稱:

它又稱「哲學拳」,太極拳具有哲理性,可以看出傳統哲學思想如太極、陰陽、天人合一等概念對此拳法的全面滲透,形成了獨特的運動思想。

它又稱「神拳」,于藏而不露之中用神、用意不用力,不甚講究外在形式,因此稱為「神拳」。

還有其它稱呼,如「功夫拳」、「思想拳」、「內家拳」等,都可從字面上去瞭解。

總而言之,當你在習練「太極拳」時,你會沉浸其中、自得其樂,那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就如你畫 國畫潑墨山水,與畫西畫或攝影全然不同,那種韻味就是不同。

它不僅是體力的運動,也是心靈的一種享受。

它是一種幾乎沒有運動傷害的運動,它最大的負擔是膝蓋,但筆者經驗,你只要根據自已所能負荷的體力範圍,蹲姿時的高低,時間的長短都可以操之在我,即使覺得膝蓋痠了,休息稍坐幾分鐘便恢復過來了。

它看似柔和,那是指手與上半身的使力,它費力在雙腳,在行拳的過程,常會出現類似「金雞獨立」的姿勢,它不像普通「金雞獨立」時的靜態,它是動態的,這就訓練了一個人的腳力與平衡感,學過「太極拳」的人可蹲可站,腰腳有力並非偶然。太極拳的運動量相當的高,對中老年人而言,已經接近一種耐力型的訓練,因此能增進心肺功能,並且能增進練拳者的體能。

筆者有一位友人,他是網球健將,他能縱橫球場,奔跑如飛,可是他打了幾年的網球,他的體能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他蹲不下來,蹲不是一個人的基本動作嗎? 還好,他學了「太極拳」後終於慢慢可以蹲了。

全世界有七個「長壽村」,都沒有坐式馬桶,他們無論八十、九十歲的高齡,都必須蹲姿解便,筆者認為現代文明社會的每一個人,最好都訓練出能蹲至少一個解便時間的能力,否則表示腳力已經退化,不是有「兩腳是一個人第二心臟」的說法嗎?

「太極拳」千般好,就是一點不好,你必需花三個月至半年的時間去學習一套拳法,但學後終身受用,還是值得的。

—————

048 談脊椎與鍜練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我們的脊椎承載體軀的方式與負荷與爬行動物大不一樣,沒有脊椎的支撐,人是無法直立行走的。

人的脊椎負擔極大,它承受身體的壓力,過度疲勞、姿勢歪扭、營養不良,都對脊椎不利。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脊椎?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