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騎馬民族舊思維,鴉片戰爭勝負定
沒藏主簿一一指出那些大炮,道:
「那是「仁字伍號大將軍」鐵炮…
「那一門是「紅衣火炮」…
「這一門是「威遠大將軍炮」,是康熙時的武器大師戴梓(註)模仿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引進該國發明的「沖天炮」,又稱「子母炮」,並誇口說:這只有比利時人造得出來…」
「而戴梓不信邪,只用了8天時間就仿造成功,給足了康熙面子,但也因此得罪了南懷仁,後來果被其暗害(註),此是後話…」
「康熙驗收試射,發現火力強大、彈無虛發,康熙帝大悦,將此炮賜名為「威遠大將軍」,後來此炮在平定噶爾丹叛亂的大戰中發揮奇效、建了大功…」
「哦,戴梓是何許人也? 鶴翎乃第一次聽到…」
「說起戴梓是一個極難得的武器天才,你看…」
沒藏老學究拿起一枝火鎗,道:
「這一枝是荷蘭政府派遣使者來到中國,並進貢給康熙帝的「蟠腸鳥槍」,戴梓奉命倣造了10枝,康熙將倣造的槍回贈給荷蘭使者,那使者極為驚訝,以為中國真是人才濟濟…」
「康熙二十五年,他又奉命倣造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佛郎炮」,他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
卓鶴翎大感驚異,道:
「哦,這戴前輩真是製造火器的高手,鶴翎確是孤陋寡聞了…」
沒藏老先生又拿起一根鎗,道:
「這枝「連銃」卻是明朝神宗萬曆年間,一位武器大師叫做趙士楨的傑作,他畢生研究火鎗製造技術,是最早心儀西方兵器知識的有識之士,他曾參照西方的連發火器製成有5枝槍管的「迅雷銃」,可以輪流發射5顆子彈,隨後又在「迅雷銃」的基礎上改進研製成了這枝「連銃」,輪流發射的子彈比「迅雷銃」又更多了…」
另外再拿起一枝琵琶狀的火鎗,道:
「這枝是康熙時的戴梓參考「連銃」、「迅雷銃」,進一步製成的「連珠銃」…」
「「連珠銃」又稱「連珠火銃」,它的形狀看來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這種武器的設計十分巧妙,不僅改良了舊式火銃用火繩點火,容易遭受風雨潮濕影響的難題,同時加進了西洋火鎗能夠連續射擊的優點,使用方便,大大的提高了殺傷力…」
「「連火銃」使用時,先把火藥和子彈裝填進琵琶狀的彈匣裏,用機輪控制,當扳動第一個機輪時,火藥和子彈隨之落于機膛內,第二個機輪隨著開始扣動,擊發火石,引燃火藥,子彈快速飛射出槍膛,如此反復,可以連續射擊28發子彈,然後再重新裝填子彈…」
卓鶴翎稱讚道:
「這枝「連火銃」真是厲害,有了這「連火銃」在戰場上幾乎可以所向無敵了…」
「上次,鶴翎到「武田村」拜訪渡邊少爺時,渡邊少爺曾經詳述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擊敗武田勝賴的故事,那一次戰役便與火鎗的使用有很大的關係…」
沒藏老學究好奇地道:
「你這一說可把我老學究的好奇心都引出來了,咱們坐下喝口水,你再慢慢告訴我這個日本織田信長的故事…」
兩人坐定後,各自喝了水潤喉,卓鶴翎繼續道:
「武田信玄死後,其子勝賴在家臣家將的擁護下接任家督,但他不顧其父武田信玄過世前「切勿輕啟戰端,以保存實力為重」的囑咐,剛愎自用、不聽老臣勸導,執意攻打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
「他認為武田軍的鐵騎,縱橫戰場、如虎出柙,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決不怕當時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軍還很落後的火鎗隊…」
「當時的火鎗確是效能甚差,只能一鎗一發,且打了幾鎗後,鎗管便發燙,人手無法忍受那燙手的高溫,只有等到冷卻之後,才能再射擊…」
「且發射一鎗,即需充填子彈,這個時間,武田軍的騎馬部隊便已衝殺到,不讓對方喘息,沒有機會再發射第二鎗…」
「因此,武田勝賴堅持一戰,認為絕無敗戰之理…」
「可是那位織田信長卻也是個軍事天才,他將三千人的火鎗隊分成三排,第一排射擊完畢,即蹲下充填子彈,由第二排再射擊,然後再換第三排開鎗射擊,如此輪番發射,彌補了上述的缺點,於是號稱天下無敵的武田鐵騎一舉被殲,「長條會戰」後便一蹶不振、終致敗亡,「風林火山」的旗幟從此不再飄揚於日本的戰場上…」
卓鶴翎說完了,長嘆一口氣道:
「如果當時戰場上,用的是這種「連火銃」,那武田軍團早就無法稱雄於日本戰國時代,虧得織田信長的妙計,使用舊式火鎗即破解了武田家的鐵騎兵團…」
「但是,有了先進的武器也並非就可以主宰戰場,從史料知道,宋朝的火器也算進步,但仍亡於蒙古人之手,明朝也一樣,它卻敗亡給滿清國…」
「又康熙時雖出了個戴梓的武器天才,但到了道光,卻於鴉片戰爭敗給了英國海軍,原因之一是武器落後,也就是說,清廷並沒有重用戴梓,也沒有將戴梓發明的槍炮予以量產,他們不會用人,也無發展科技的企圖心…」
「可見國家興亡,不全然依靠兵器,其它的政治因素影響更大…」
沒藏主簿點點頭道:
「世間事總是充滿了弔詭,不過,大清敗給英國是其來有自,因為大清帝入主中國,換了位置並沒有跟著換個腦袋,還是使用著北方草原騎馬打戰的舊思維…」
「他們認為「騎射乃滿洲的根本」,受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禁錮,雖然戰場已漸由冷兵器進入熱兵器的時代,他們仍然以刀、矛、弓、箭、騎馬為主。」
「清朝軍隊使用的火器,其實也不是中國研發的,而是倣造明朝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夷炮」等西方火器製作的,並且只限八旗兵掌握,嚴禁漢人使用,畢竟他們對漢人還是不放心…」
「與英軍的火炮相比,清軍自製的老式「洋槍洋炮」,技術和品質都落後很多,顯然這方面是吃虧了…」
「康熙時雖然有了戴梓這樣的人才,卻不能善用,讓這枝「連火銃」藏放在庫房裡生塵生鏽,既沒有大量製造,也沒有繼續改良,其鴉片戰爭之敗可謂咎由自取…」
卓鶴翎頗感慨的下結論,道:
「因此,重要的是人,是人的觀念、人的知識,無論火鎗或大炮,這些都是器物,使用器物的還是人,無論器物或人才的運用,還都須當政者的思想觀念要達到一定的水準,所以佔到高位,還須要擁有新的腦袋才成…」
「好!好!」
聽到一陣掌聲從門口傳來,轉頭一看,是孚德王爺、國師邵文海、大將軍跖跋百勝走了進來。
老王爺笑嘻嘻道:
「鶴翎哪,你真是個聰明人,你的結論下得真好…」
「你在「天祿館」讀了幾個月的書,還真有長進,你現在已具有一位王者的思維了…」
卓鶴翎拱手道:
「不敢當,不敢當王爺如此誇獎,鶴翎只是有感而發的一點謬論…」
大家都落了座,王爺道:
「鶴翎,本王想再考考你,大清國擁有三億多的人口、千萬平方里以上的土地,不可否認是一個大國,為何竟會在鴉片戰爭一敗塗地,敗給來自數千里外的英國海軍,他們才有多少人?」
「稟告王爺,鴉片戰爭之敗近因有三:…
「第一, 便是武器不如洋鎗洋炮精良,理由前已說過…
「第二, 是國內主戰、反戰兩派意見不合,國家雖大,卻如一盤散沙,力量無法凝聚,反戰者中多有官商得到販賣鴉片之利益或賄賂,不願喪失其既得利益…
「第三, 這也反應到道光帝本身的性格,優柔寡斷,情緒與意志常在是戰是和之間搖擺,因此戰略無法一貫…
「好,好,既提到近因,那麼遠因是什麼?」
「遠因,就須從清朝的歷史去探討,但簡而言之,是乾隆以後,大清的國力便江河日下,國庫儲銀減少,這亦影響到道光花錢打戰的決心,道光本是個吝慳的皇帝,花錢對他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他總以為儉約是美德,但這個觀念放在國事上,卻顯然是個致命的錯誤,應該說「把錢花在刀口上」才是正確的說法…」
李孚德老王爺拈著紅鬍子,微笑道:
「說得好,說得好,還有麼?」
「還有就是乾隆之後,嘉慶、道光以降的清帝,其素質已經遠不如康雍乾的聰明才智了…
「甚至,再往前推,滿清之入主中國並非靠實力得來,實在是有僥倖的成分…」
這話一出,王爺、國師、大將軍都大感驚訝,大家互相看了幾眼,卻由大將軍跖跋百勝發言:
「卓公子,這句話可不能亂說,你可有什麼根據麼?」
「是的,一般都說前明腐敗、專制、皇帝不理朝政,因此敗亡於滿清之手,是明朝之國力輸給滿清之故…」
「難道不是這樣嗎?」
「先說,鶴翎何以說滿清入主中國實有僥倖的成分,那時不是李闖王率兵六萬,與駐守山海關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註),而吳軍漸漸不支。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李自成逃到京城,僅三萬餘人,怒殺吳三桂一家大小34口…」
「就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使得滿清輕易取得中國政權,因此說他僥倖,如果大明國無內亂之因素,則兩國公平交戰,滿清人有可能如此簡單就進入山海關嗎?」
「清兵入關,不是靠實力一鎗一彈打出來的,就是如此的因緣際會,使得他們過於輕鬆地得到江山,天下事之成與敗,往往半由人事,半由天意,吾後人讀史者,其意奈何?」
大將軍跖跋百勝,冷笑道:
「漢人打仗輸了,卻委之於運氣,實在是沒有志氣…」
卓鶴翎道:
「輸了,明朝也亡了,這是事實,但客觀研究,不能不說沒有運氣的成分在…」
老王爺道:
「鶴翎的說法本王可以理解,就像是下棋,雙方確有一種無形的「棋力」存在,「棋力」高者勝率較高,但也並非絕對,一盤棋下來,影響勝負的因素頗多,有時高棋也會輸給低手,捶胸頓足、呼天搶地都無補於事,輸了就是輸了…」
邵國師亦道:
「沒錯,沒錯,「棋力」是看不到的,但只要是下棋者,都會承認有「棋力」存在,棋力應是觀念、布局、中盤戰鬥、收官技巧等的總合,但高棋輸給低棋還是常有的…」
王爺亦認同的點點頭,又問卓鶴翎道:
「聽你的說法,你是不是「反清復明」這一派?」
「不,不,王爺您誤會了,鶴翎最近在「天祿館」讀書多了,漸漸有些想法與以前大不一樣,很多事情總要自己思考過才算數,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好,好,我們且洗耳恭聽,看你有還什麼高見?」
「一般人總以為清初康雍乾時期為太平盛世,是清國人勝過前明之處…」
「所謂的「康雍乾盛世」極有可能都是清朝統治者宣傳出來的結果,其實他們很多方面甚至都還不如大明朝末年,例如接受西洋先進文化的開放程度、文官體制等等,而清朝則閉關鎖國、重農輕商、禁錮思想、輕視科學…」
跖跋大將軍問道:
「反正滿人已掌政權了,宣揚盛世,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宣傳盛世,主要目的是使老百姓接受他們的統治,畢竟滿人數目少,如老百姓人心思變,對於他們的統治極為不利…」
「甚至,他們更要對前明的政治大加抹黑,使百姓對明朝不再懷念,減少「反清復明」的勢力…」
「有人認為明朝輸給清朝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出昏君,清朝出明君,他們的說理也相當有力,事實上大明國的皇帝幾乎不理朝政,甚至可以數十年不上朝,說真的,在明朝歷代皇帝中還真找不出一個好皇帝;而清朝的皇帝都很勤勉,往往親力親為、事必躬親…」
「大明朝的皇帝不理朝政,奇怪的是明政府卻一直沒有出現政治亂局,因為明太祖廢除了宰相制度,而設立內閣,建立了一種新的行政體系,就是文官政治,使皇帝幾乎成了一個虛位皇帝,由中國一向的「家天下」變成為「君臣共治」的形式…」
「皇帝的權力因為內閣的存在被大幅度的削減了,比如萬曆皇帝,他想根據自己的意願立太子都做不到,為避免尷尬乃以不上朝為手段,不與群臣照面,但是明朝的社會卻一直持續進步發展,靠的就是一個穩定的文官體系已經成形,國家機器仍可順暢運轉…」
「說明朝有宦官之亂,其實明朝太監問題並不大,明朝不過就是那幾個太監魏忠賢、王振、劉瑾幾人禍國殃民…」
「明朝的太監一般都讀書識字,具有相當的文化水平,他們常幫著皇帝審閱奏章,但是太監在政府中的權力很低,明朝掌管司禮間的宦官和文官系統一直在鬥爭角力,但是始終佔不到上風…」
「在魏忠賢時期,太監的勢力達到了頂點,但是文官政府的體制十分穩固,他們無法動搖根本,所以在文官反擊之時,不但是魏忠賢,連他的班底全都完了,因為文官體系制度的運作仍可維持…」
「明朝對太監的培養有其優點,在明朝,大多數太監是從小入宮,宮中設有專門的學校對其施以文官教育,有的太監學養甚高,忠心耿耿為皇帝效力,可以說,明朝的宦官在中國歷史上的整體素質是最優秀的,也確實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太監當中最傑出且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首推明成祖時的三寶太監鄭和,他七下南洋宣揚國威,連西方國家也都推崇中國的鄭和為世界上第一個航海家…」
「明朝起用的好太監也遠多於禍國的,例如,明武宗正德年間,劉瑾亂政,八虎之一的太監張永陪楊一清西北平叛,一舉消滅叛亂,回京後又協助文官政府弄跨了劉瑾…」
「明朝正德皇帝是個不務正業的皇帝,但是他在位期間,明朝的軍事行動都是節節勝利,因此正德被稱為明武宗,也就是大明國的文官體系已足以彌補皇帝能力之不足…」
「再看國庫的存銀,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大明國的國庫大多數時間裏都是豐沛的,而清朝國庫常年空虛,這一項是國家經濟力量最直接的展示…」
「根據史書記載,那個朝代軍隊的戎裝不是雄糾糾、氣昂昂、華麗威武? 但我們常看到的清軍服裝齷齪邋遢如乞丐,這像是一個泱泱大國的軍隊嗎?」
「明朝後期的軍隊裝備的多是價格與功能更高的火器,而清軍主體仍是在使用刀、槍、劍、戟、弓箭等十分落後的武器,軍隊戰鬥力沒有提升,又退回了200年前,「騎射乃滿洲的根本」像是魔咒似的禁錮了他們的思維,無法長進…」
「清朝之人口較之前明已增加甚多,但清朝康乾盛世時清朝之耕地面積竟然不過恢復到明朝崇禎末年的水平,他的糧食能餵飽這麼多的人口麼?」
「明朝之敗亡關鍵在是崇禎帝登基以後,不斷的更換首輔、殺戮忠良、完全打亂了大明國的文官制度,這個制度本具有自動調整、糾正古來皇帝「家天下」政治的缺點,可惜這個功能卻被破壞了…」
「相較於明朝皇帝的不務正業,清朝皇帝的勤勞是有目共睹的,一切奏章都得自己批,一切事情都由自己決斷,結果讓雍正帝過勞死,好皇帝早死,到乾隆之後,清朝皇帝的素質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實行科舉制,所有官員一律通過科舉選拔,保證了民間的優秀人才能夠為國家效力…」
「而清朝呢,表面上它也是實行科舉考試,可惜的是這科舉制度只是針對漢人而設,滿官則是靠血緣關係任命的,且規定官員中滿漢各半,從滿漢人口比例上看,就發現這是極大的不平等,幾乎所有重要職務均由滿人擔任,可見國家要員多數是通過血緣關係來的…」
「晚明之國力已屬衰落了,但仍打得橫行西半球的西班牙葡萄牙海軍灰頭土臉,在亡國之後,鄭成功以一支私人武裝軍隊,把荷蘭海軍趕出台灣…」
「抗倭戰爭之後,所謂禁海令已經形同虛設,民間的海上通商十分繁榮,如鄭芝龍家族崛起就是明證,當時的大明國是當時的世界貿易中心,全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貿易都與明朝有關,自天啟時開始,明朝政府特別重視與西方的交流,並且任命了許多西方人士為朝廷重臣佐理政事…」
「清朝呢,它才是真正的閉關鎖國,不許與外國貿易,不許外國人攜火器進入中國,不接受外國傳入的先進技術!」
「鎖國說穿了,就是一種「鴕鳥政策」,再也看不到西方國家的進步了,鎖國之後,它也把腦筋鎖死,故步自封、不再進步,關起門來當皇帝,把老百姓管得死死的,以便於壓搾剝削…」
「說明朝專制、說明朝腐敗,其實是滿人僥倖掌握政權,得到銓釋權、擁有發言權,可以對前明予以污名化,而對自己的治理期間,則大肆宣揚為「康雍乾盛世」,這是政治手法之一,但其實清朝也好不到那裡,甚至更為落後…」
「說明朝腐敗,它卻能編出「永樂大典」,還有國力讓鄭和七下南洋,進行大規模的航海活動,這不是一個很奇特的朝代嗎?」
老王爺沉吟道:
「你的說法大異一般,不管對錯,也不無道理…」
大將軍跖跋百勝抱怨道:
「王爺,您對這個卓鶴翎大過寬厚了,他全是胡說八道,你也予以認同,這與許多史家的說法全然不同…」
「不,不,卓公子是獨立思考,自與一般的說法大異其趣。」
國師邵文海微笑道:
「這一點,微臣倒有個說法,因為卓公子是「傷官偏印」的八字,所以他讀起書來也專喜做「翻案文章」,但其實也是言之有理,並非信口開河呢…」
「記得,上一次,卓公子曾與微臣大談秦檜殺岳飛的事,長期以來,歷史家總認為秦檜是奸臣,偏偏卓公子認為秦檜之外,宋高宗更是可惡…」
卓鶴翎點頭道:
「這是史家治史不明,或是史家總不敢得罪帝王家,卻由秦檜一人擔起「奸臣」之罵名,這是多麼不公平啊!
「就事論事,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罪名,並以「十三道金牌」召回並殺死岳飛,更是罪魁禍首…」(註)
國師邵文海道:
「卓公子,你就專愛針對一般史家的說法大做「翻案文章」,像你這種讀書法,大概沒幾本書能不讓你挑出毛病…」
轉頭向王爺恭身道:
「這也讓微臣對八字「傷官偏印」有了新的體會…」
老王爺道:
「本王倒是欣賞鶴翎這種態度,讀書本當在不疑處生疑,否則古人怎麼說便怎麼信,那算什麼讀書,那是書呆子、書蟲、是兩腳書櫥…」
「不過,這也提醒了本王,咱們已經有了戴梓的「連火銃」,又有一票極優秀的兵器匠師,不妨就照著造一批「連火銃」出來,遲早可以派上用場;鶴翎,這就由你督造吧!」
——————
註:戴梓
戴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梓(1635年-1704年),字文開,號耕煙,清朝火器製造家、畫家。杭州人。他曾製作連珠銃(世上最早的機關槍)和子母炮(類似榴彈炮),並在康熙征準噶爾時發揮重要作用。
悲劇辭世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炫耀西洋「衝天炮」(又稱「子母炮」)並誇口說,「衝天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結果花費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造出來,而戴梓只用了8天時間就造成了。「衝天炮」造好後,康熙率眾臣親臨現場觀看試射,大加讚賞,為此炮賜名為「威遠大將軍」,並下令把製造者的姓名鐫刻在炮身上以示紀念。戴梓卻因此得罪了南懷仁。南懷仁懷恨在心,與張獻忠養子之子陳宏勛同在康熙面前奏戴梓「私通東洋」,結果康熙輕信讒言,將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瀋陽)。在瀋陽戴梓被迫靠賣字畫度日,艱難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終於遇赦回鄉,因貧病交加在途中辭世。
以上內容來自
——————
中國造出最早機關槍 比歐洲早200多年
星島環球網 www.stnn.cc 2009-11-25
鴉片戰爭時期,不忘“騎射乃滿洲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國聯軍新式的“連環機槍”前被打得屍積如山,中國軍隊在洋槍洋炮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其實,早在康熙時期,著名的兵器發明家、火器專家戴梓在連發火器的研製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由他發明的“連火銃”在當時遠遠領先於西方國家的火器,並且一度被後人稱為清代“機關槍”。可是,這個了不起的發明卻沒有被康熙採納。而專家認為,當時的連發火器正是現代機關槍的前身。
來源:北京科技報 作者:吳洣麓
人物素描
戴梓:造火槍的藝術家
據《清代人物傳稿》仲介紹,戴梓,浙江錢塘人。曾僑居揚州,晚年在遼東自號耕煙老人,生於清順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戴梓博學多能,通曉天文、曆法、河渠、詩畫、史籍等,是著名的機械、兵器製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聰穎不凡。在父親的影響下,少年時的戴梓喜歡上了機械製造,曾自己製造出多種火器,其中的一種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以上內容來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片石之戰
一片石(今河北撫寧縣北七十里的九門口)在山海關附近,是明代長城中最重要的關隘之一,位於遼寧與河北省的分界處,被譽為「京東首關」;此戰之勝利,開啟清朝入主中國(1644年──1911年),征服南明政府(1644-1662)與大順、大西等政權,建立統治。
——————-
明朝
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是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圓圓曲〉中的一句。據說,李自成軍進北京後曾欲招降山海關總兵、平西伯吳三桂,吳三桂也表示同意,並從山海關向北京進發。途中聞知其家被封抄,其父吳襄被軟禁,其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掠走。三桂大怒,回師山海關,攻打大順軍城寨,並與清廷聯繫,表示獻山海關降清之意。李自成在一片石戰役兵敗後,吳三桂為清軍先鋒,對其一路追殺,直至其徹底失敗。此事被吳偉業寫入詩中:「慟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由於此詩句深入民心,令很多人以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使山河變色,都是為了陳圓圓的緣故。事實上,三桂此舉並非純粹為了「紅顏」,而只是一種政治投機而已。
© Copyright China10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內容來自
——————
秦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構陷岳飛誰之責
《帝國政界往事》提出觀點,認為下令殺岳飛的其實是高宗趙構。岳飛統帥全國五分之三的兵力後,莽撞要求皇帝早日解決皇位繼承人問題,高宗當時不悅:「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岳飛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感興趣,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殺心。
此外,《中國人的歷史誤讀》認為岳飛主張「迎請二帝還朝」,威脅到趙構的地位,才是他被殺的原因。
其實古人早懷疑是高宗下令。《宋史紀事本末》說:「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