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傾國傾城艷無雙,家破人亡命乖舛
清道光23年1月大1日甲辰(1843年1月30日)申時
是的,這一間既是牢房也是病房,一名衛士行了一禮,搯出鑰匙把房門打開,隨著王爺走進房間,卓鶴翎看到了…
房間內是一個蒼白瘦弱的中年胡人,本該是俊挺的臉龐,現在卻是蓬頭垢面,本應是一身的華服,現在卻是衣衫不整、凌亂不堪;他坐在牆角邊,全身顫抖、呼吸急促、冒著一身的汗水、滿面涕淚縱橫、不停的呵欠打嚏,看得出身體虛弱、乏力,看到老王爺進來,大聲叫著:
「父王,給我福壽膏,我要福壽膏…
老王爺鐵青著一張臉,罵道:
「混蛋東西,沒有用的東西…
然後舉起腳便踹了他一個跟斗,他爬起來還是叫著:
「父王,兒臣拜託你了,給我福壽膏,我好難過啊,就是給我一點點也好…
「父王,兒臣難過呀,就像有千千萬萬隻的螞蟻在我身上爬、在我身上鑽,父王你不給我福壽膏,你就多踹我幾腳,讓我感覺好過些…
聽到這樣的話,一個曾經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西域老王爺忽地一瞬間就蒼老了許多,像洩了氣的皮球全身癱軟下來,兩眼眶閃動著淚光;卓鶴翎知道福壽膏是鴉片的俗名,他也曾聽過鴉片癮發時的痛苦樣,但今天才算真正見識到它的厲害,難怪有人去偷去搶,也非得去買鴉片來過癮一下不可,這造成社會秩序大亂、人心不安,英國人把鴉片賣進中國確實是罪不可赦…
這位二王子約摸40歲左右,本該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有作為的年紀,卻因為吸食鴉片上了癮,讓他成了一個廢人,再也不顧什麼王子的尊嚴了,甚至比一名乞丐還不如。
長子得了失心瘋,二王子卻得了鴉片癮,啊,可憐的老王爺…
聽房門再度打開,衛士讓一位穿著白色工作袍的年輕人進來,他手上還提著一個藥箱,見了王爺他恭身行禮,老王爺問道:
「康醫佐,二王子定國的病情如何?
「稟告王爺,二王子中鴉片毒甚深,方才微臣已經施予針灸,略略緩和他的毒發症狀…
「康醫佐,本王要聽的是他有否治癒的希望?
嚅嚅地回話:
「王御醫昨天來幫二王子診脈,並重新開了一個處方,曾說二王子的鴉片毒是可以治好,但要較長時間,不過…
「說下去!
「但恐怕那鴉片毒已經傷了大腦,記憶力、判斷力、思考力皆受損,且意志力薄弱,將來二王子即使病好了,他的表現只怕王爺要失望了…
「王御醫還說:身病好治,心病難醫,幫二王子解藥癮毒還算容易,但心癮則極難矯正,他的心理渴望總難滿足,將來讓他自由了,只怕還是會去弄福壽膏來吸食…
老王爺怒道:
「誰給他福壽膏,本王就殺誰!
康醫佐嚇得講話又結巴了:
「如果他的意志力不夠,他的心癮沒有戒斷,叫他不吸福壽膏恐怕很難哪,除非有人一直監視著他,但他是王子,監視的人也不敢勉強他呀…
老王爺仰頭長吁了一口氣,道:
「我做了什麼孽? 長生天如此處罸我?
卓鶴翎再度憐憫的看著他,對這位人前威風凛凛、眾人景仰的王爺,真不知要拿什麼話來安慰他,只好仍是無言的輕拍老王爺的肩背,這心意老王爺收到了,他自尊心極高,不太願意被人看到軟弱的一面,很快的恢復平靜,聲音恢復往日的威嚴,道:
「康醫佐,來見見卓公子…
康醫佐是個漢人,他的年紀可能比卓鶴翎大個幾歲,但他態度是一樣的謙恭,行禮且低聲問候,道:
「康醫佐見過卓公子,我是王御醫的徒弟,以後請卓公子多指教…
「小生卓鶴翎,康醫佐,你辛苦了,以後醫學方面還要向你請益呢…
見兩人客套過了,老王爺囑咐康醫佐好好照顧二王子,便又拉著卓鶴翎走出這個令人內心不安、情緒不快的「戒毒房」,邊走邊道:
「鶴翎,這個你就知道本王有多怨恨賣鴉片的那些人,甚至包括英國、還有他們的什麼東印度公司,賣這種害人的東西該是多大的罪呀…
「鶴翎,你看本王的兩個親生兒子都已經成了廢物,你說本王有多傷心哪…
「王爺,別喪氣,總有一天兩位王子的病會好起來的…
兩位王子,李孚德老王爺的血胤暫時成了無用之人,難怪王爺要另找接班人,於是道:
「王爺,鶴翎懂了,你為什麼找鶴翎來的用意了,你是要我替代你的兩位王子扛起復國的重責…
「替代王子? 不,不,你弄錯了,是替代本王我呀…
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 卓鶴翎又似懂非懂的迷糊了,好像這麼說也可通,又問道:
「王爺,鶴翎又不懂了,我再請教,為什麼不從王爺您麾下的十三大家族中選取適當人才?
「沒人有你這樣的八字啊,有的話,本王早就用他了,何需苦苦白耗三年時間,才從中原把你尋來…
八字,又是八字,王爺,你太迷信了吧? 這句話沒說出口,很不以為然的換了個話題:
「老王爺,那位紅艷無雙小姐,是什麼身份?
「呵,呵,鶴翎,你最想問的就是這個問題吧? 別臉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哈,哈…
「身份,她會有什麼身份? 她是一個女奴…
「啊!」
這一次,卓鶴翎驚叫出來,這比看到兩位王子的病情更讓他驚訝,真的打死也不相信,無雙她美的出塵有如女神、尊貴如公主、驕傲似女王,竟會是一名女奴?
看到卓鶴翎驚訝的表情,老王爺暫時忘記看到兩個廢物王子的低落情緒,他促狹的笑笑,道:
「沒錯,她是個女奴,本王花了整整十萬兩銀子,把她贖出來…
「本王曾經資助張格爾起兵抗清,張格爾(準音為「賈汗傑爾」),全名「張格爾和卓」(註1),意思是「世界的和卓」,為薩木薩克次子,大和卓波羅尼都之孫,生於浩罕(中亞伊斯蘭教國家,時稱安集延),是回教封建貴族…(註2)
「張格爾和卓早年在喀布爾(今阿富汗)求學,結交一些英國間諜,他一向有政治野心,陰謀潛回新疆恢復其祖先和卓時代的統治,從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三次潛入南疆發動叛亂,張格爾與浩罕國王暗中約定,事成之後,割讓天山南路的喀什噶爾(今喀什),並瓜分喀什噶爾等城的人民與和財富…
「道光六年(1826年)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伇,張格爾以禮拜其祖先麻劄(墳墓)為名,利用南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情緒,糾眾叛亂,先後攻佔喀什噶爾(今喀什)、英吉沙爾(今英吉沙)、葉爾羌(今莎車)、和闐(今和田)等城。張格爾取喀什噶爾之後,英國派出間諜二十餘人充當顧問,訓練軍隊,提供援助…
「本王曾經將軍火賣給張格爾,後來又出資提供他軍需,主要是借他的叛亂測試清朝的實力如何?
「當時清國命伊犁將軍長齡與陝甘總督楊遇春、山東巡撫武隆阿、擴肅提督齊慎等調集吉林、黑龍江、陝西、甘肅、四川清軍三萬餘人,會師於阿克蘇,收復喀什噶爾等城…
「道光八年(1827年)初,張格爾率領五百騎兵暗襲清軍,中途發覺中伏而反向奔逃,楊芳與伊薩克等人帶兵急馳追趕一晝夜,張格爾逃至喀爾鐵蓋山,僅剩三十餘騎,棄馬登山,最後遭楊芳副將胡超、段永福伏擊生擒,押解至北京處死,被碎屍後餵狗…
卓鶴翎聽得膽戰心驚,暗道:與清庭作對的下場如此凄慘,王爺啊,你居然還要我出頭反清抗清…
「兵敗後,他的家人男丁遭到處決,女眷被拍賣由人出價買去,有的充做官妓、有的賣到大戶人家…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本王曾經資助張格爾和卓,也曾經賣給他火槍,與他有過數次深談,知道他野心勃勃,曾經留學英國,知識見解都甚高,念及相交一場,在他受難之後,便有心買下他的一個後人,聊盡朋友之誼…
「在拍賣場中看到張格爾的女眷中有一小女孩孤伶伶的蹲在角落,想起張格爾和卓曾說他還有一個小女兒的話來…
「她就是無雙,那時她也不過八歲的年紀,本王發現她雖經變故,卻是不哭不叫,鎮靜的看著周遭的紛紛擾擾,不像其他的家眷都哭哭啼啼、呼天搶地,她神情十分鎮定,那氣質、那神情讓本王印象深刻,她的表現甚至超出一般成年人的表現,這那是一個八歲小女孩該有的表現…
「另外她那時已可看出是個美女胚子,氣質出眾、絕美冷艷,於是本王心中就是選定她為標的…
「想不到,在拍賣場上有多人競價,出價者多是各國的王子、公爵或大使,最後本王連續數次加價到十萬兩銀子才將她買下…
「請教王爺,那她為什麼姓紅艷,據鶴翎所知,好像沒有這個姓氏的?
「是的,天底下那有「紅艷」這個姓氏的? 無雙出身尊貴,卻又不幸被俘做為女奴拍賣,身世曲折坎坷…
「無雙自知身份特殊,一方面發誓自勵,如不能恢復和卓家的名譽與光榮,就永不再使用本家的姓氏,她真是個不平凡的女孩…
「本王亦顧及她的家世十分驚世駭俗,不希望隨時讓人提起她的特殊身份做話題,所以也讚成她改個名字…
「無雙的漢文素養甚好,她自己選取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紅艷」做為姓氏,此古今中外絕無的姓氏,用久了誰也不會想起她是「張格爾和卓」的後代…
「國師邵文海曾說:「紅艷」是八字命理學中神煞的名詞,代表風流浪漫、充滿無限魅力…
「無雙的用意:「紅艷」兩個字給人許多想像空間,導引一般人往她是美女方面去思想,而忽視她的身世背景與政治色彩…
「無雙採用獨一無二的「紅艷」兩字做為姓氏,加上「無雙」兩字不是顯示出她傲人的個性、自負與自許嗎?
「無雙是個絕頂聰明、絕頂智慧的女子,她歷經坎坷,已經磨練出極堅靭的個性,啊,她如果生為男子,這個世界定必改觀…
「但她畢竟是本王爺從拍賣場中搶購下來的,稱之為女奴並無不當,詳細內容對不相干的人不需多說…
哦,我不是不相干的人,王爺告訴我許多未必會對他人說的話呢,另外看到老王爺如此推崇紅艷無雙,卓鶴翎不禁也佩服的五體投地,暗忖:紅艷無雙不只是個美女,她的聰明才智還遠遠勝過許多男子…
但她的人生目標為何? 她在王爺底下扮演什麼角色? 難道她也要反清滅清嗎? 心裡想著,畢竟沒有問出口來…
談話暫時停止,甬道中只聽到腳步聲在迴響,兩人慢慢走回「怡心殿」。
—————
清道光23年1月大1日甲辰(1843年1月30日)戌時
夜深了,魏副統領恭身向卓鶴翎行了一禮,道:
「卓公子,你是否要先去吹奏簫曲再回臥室睡覺?
「魏兄,你不用如此客氣,你可以先回去休息…
「不,不,卑職身負公子安危之責,公子不休息,屬下怎敢鬆懈?
卓鶴翎頗不習慣地道:
「小弟又沒擔任什麼職位,魏兄你何需如此多禮? 不要口口聲聲的說卑職、屬下的?
「這是王爺下的指令,屬下怎敢違抗? 公子雖然尚未有什麼職銜,但顯然可見,卓公子不久即可擔當要職,必為王爺的股肱之臣…
是耶,非耶? 卓鶴翎也搞不懂,不再多說話,拿出碧玉簫,問道:
「在這「地下宮城」吹簫引起回音,似乎不太妥當,可有什麼地方空曠些,可以讓我習練一下簫曲的?
魏副統領點頭道:
「公子,請隨卑職來…
「地下宮城」的甬道甚多,轉來轉去,命衛士打開一道小門,走出去是在賀蘭山的某一山丘上,山丘上設有一個石頭堆砌而成的崗哨,崗哨內的士兵出來向魏副統行禮,顯然他是負責瞭望守衛的。
天氣有點寒冷,但由高望遠、夜色茫茫,沒有月亮,只有稀稀疏疏的幾顆星星,看到如此夜景,再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一時覺得心曠神怡、開朗舒暢。
簫聲慢慢流瀉而出,魏副統領陪在身旁聆聽,現在他已經喜歡上這首「還魂曲」了,因為它常令人不自禁想許多前塵往事,讓人重新檢視自己,可今夜的簫聲另有韻味,它仍然悲傷、仍然在呼喚,它扣人心弦,簫聲的張力一點一點的擴大…
簫聲在山谷中迴盪,但隱隱約約聽到有某些聲音在回應、在呼叫,魏副統驚疑以為聽錯了,又凝神的注意聽著,似有好多人在悲泣、哀嘆、然後夾雜著金戈鐵馬、呼喊號叫的殺伐聲…
這是兩軍互相攻殺的聲音,但在這深夜怎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讓人想到血肉模糊、你死我活、烽火連天、刀光劍影,恍惚看到一場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殺戮場面…
卓鶴翎專心的吹奏著,但魏副統領與那名守哨的士兵都不禁全身顫憟,那殘酷血腥讓人如置身戰場…
接著忽然聽到從山谷中傳來:
「復我西夏、復我西夏…
「重建西夏、重建西夏…
簫聲慢慢停歇下來,覺得心胸舒暢,回頭一看,魏副統領與那士兵兩人全身大汗、幾乎癱軟倚扶在崗哨牆邊,身軀猶自顫抖,卓鶴翎問道:
「今夜氣氛有點怪異,我也聽到似乎兩軍在戰場上殺伐喊叫的聲音,為什麼今夜的簫聲有此反應?
魏副統終於緩過一口氣,低聲道:
「這是六百年前西夏將士在戰場上陣亡的幽靈,他們死不瞑目,他們在黃泉底下,仍然盼望恢復西夏王朝,重建西夏帝國…
「當年李元昊自立為帝時,建都興慶府,即現在的銀川東南,就是古西夏國的都城,後來昏庸的夏桓宗純祐對成吉思汗準備滅亡西夏的野心毫無警覺,在一次蒙古軍退兵後,幼稚地以為從此可以天下太平,把國都興慶府改名為「中興府」,大做中興西夏之夢…
「成吉思汗數度率兵攻打西夏都遇到頑強的抵抗,後來病死於六盤山,蒙古軍上下極度崇拜成吉思汗,認為成吉思汗之死是由於西夏沒有早早投降之故,為了報復、為了洩恨…
「最後一戰蒙古軍戰勝,西夏投降,但蒙古人仍然屠城,中興府的將士與百姓全數慘烈陣亡,蒙古族毀城、消滅西夏的文物、甚至挖掘西夏的王陵,多悲慘的西夏國運啊…
魏副統指了指賀蘭山東麓,道:
「王爺的「地下宮城」附近就是西夏王朝的王陵,有九座之多,還有147座王公貴族的陪葬墓,埋葬著西夏歷代的皇帝與貴族大臣,但他們的王陵卻被蒙古軍挖掘破壞…
「可能是西夏的君臣與老百姓的幽靈,仍然渴望著光復西夏、重建西夏,雖在九泉之下兀自蠢蠢欲動…
「今夜想必是公子的簫聲挑起他們的千古積恨,乃發出如此的悲怨聲音,他們死不瞑目,六百年過去了,還是放不下建國復國的心願,可悲呀,可嘆呀…
想必這也是李孚德老王爺的心願吧!
卓鶴翎點點頭與他慢慢走回「地下宮城」的臥室,他的臥室極寬敞、極華麗,甚至比自己與娘親在北京租賃的整間房子還大,先習慣的睡前打坐練習氣功後再躺下,但還是無法很快入睡,紅艷無雙那美麗姣好的面貌、婀娜多姿的胴體、明媚動人的雙眸一直出現在眼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啊,真讓人意亂情迷哪…
雖然是有幾分疲累了,但還是忍不住想東想西;總覺得這幾個月來,人生好像走入一個奇妙、無法想像的夢境,這是我的命運,這是我的人生嗎? 不知將何去何從?是吉是凶?
無奈人生是沒有答案的,一切都是未知,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且看且走,啊,希望明天會更好…
—————-
註1
和卓
維琪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和卓(哈薩克語:Қожа, 波斯語:خواجە khawāja, 維吾爾語:خوجا,土耳其語:hoca),又稱和加、霍加或火者,意為“聖裔”,指穆罕默德的後裔,在中亞與南亞與非洲某些地方被用作伊斯蘭教中宗教長者的尊稱。和卓也有主人,宦官,市民中貴人,終極之意,清朝初年,瑪赫杜米•阿紮木(偉大主人)的後裔和卓家族得到葉爾羌汗國的支持,成為喀什噶爾的宗教領袖。最早是指禿忽魯帖木兒的老師額什丁。在哈薩克汗國和卓是自別一部的貴人,來自敍利亞。大小和卓之亂後浩罕汗國多次利用和卓,最後一次是倭裡罕入侵。
作者加註:因此「張格爾和卓」並非姓張,推測應該是姓「穆罕默德」。
註2:
和卓之亂
維琪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小和卓之亂,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回部和卓波羅尼都[1]、霍集占兄弟發動的叛亂。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平定叛亂,標志著清朝統一全國戰爭的完成。平定大小和卓之亂是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大小和卓的祖先是中亞伊斯蘭教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的瑪赫杜米•阿劄木。瑪赫杜米•阿劄木自稱是穆罕默德之後,其後裔號稱「和卓」(維吾爾文:خوجا,元明時譯作火者,意為「聖裔」),分為白山派和黑山派兩個對立的支系。
和卓家族得到葉爾羌汗的支持,成為喀什噶爾一帶的伊斯蘭宗教領袖。明末清初,白山派領袖瑪木特•玉素布(今譯穆罕默德•玉素甫)來到喀什噶爾傳教,被黑山派和葉爾羌汗驅逐。瑪木特•玉素布之子希達葉圖拉逃往甘肅河州(今臨夏),後又前往西藏,尋求達賴喇嘛和蒙古凖噶爾的支持。
康熙十九年(1680年)凖噶爾汗噶爾丹廢黜喀什噶爾的葉爾羌汗,扶植希達葉圖拉建立傀儡政權。希達葉圖拉執政後加尊號為「阿派克和卓」,殘酷迫害非白山派教徒,最後被黑山派殺死。策妄阿拉布坦繼位為凖噶爾汗後,將白山、黑山兩派和卓後裔遷至伊犁囚禁,後來又扶植黑山派和卓統治喀什噶爾。希達葉圖拉之子瑪罕木特在伊犁阿巴噶斯囚禁時生有兩子:波羅尼都和霍集占,即大小和卓,亦囚禁於阿巴噶斯。
張格爾之亂
大小和卓兵敗後,波羅尼都之子薩木薩克逃往浩罕國,有子張格爾。由於與新疆的貿易是浩罕的經濟命脈,浩罕表面上臣服於清朝皇帝,實際一直利用和卓後裔向新疆官員施壓,謀取在新疆南部的特權,必要時直接派兵幫助和卓後裔作亂。和卓後裔也依附浩罕擴充自己的實力,張格爾就許諾將喀什噶爾贈予浩罕。嘉慶、道光年間,張格爾四次潛入新疆,率領浩罕、布魯特軍隊在回部西四城一帶發動叛亂。道光八年(1828年),張格爾被擒,押解至北京處死。張格爾之子布素魯克仍留在浩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