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滿朝文武誰英雄,反煙抗毒林則徐
道光22年10月小3日戊寅(1842年11月5日)未時初
這一天是新潮流青年學子聚會的日子,地點就在陳家祠堂附設的私塾,這裡桌椅齊全,要做學問或討論任何議題都方便。
這些新知識的讀書人,因為他們早早接觸到西洋知識,因此他們的思想新潮、言論突兀,被學界私下戲稱為「十大寇」,他們的姓名是:
七男:程子軒、余秋桐、金正弼、趙悠然、田新友、溫振聲、鍾雄飛。
二女:石如蘭、嚴珍珠。
加上卓鶴翎總共十人,皆是臭味相投的新知識份子。
時間還沒到,已有好幾個人先到了,大家聚著先話家常:
「鶴翎學兄,你再幾天就要成親了,恭喜你了…」
「看你像沒事的人,可一點兒也不像就要當新郎倌了,新房找好了麼?」
「新房是看好了,只等將訂銀送過去,房東就會交給我們鑰匙,房子還滿新的,不必再做什麼修葺,馬上就可以當新房住進去…」
「訂銀? 鶴翎兄,你煩惱什麼訂銀,你多畫幾副畫,什麼訂銀不都有了?」
卓鶴翎苦笑,他不想提前天那筆銀子做了下棋的賭采,五盤棋全輸給了一個老者邵文海。
「子軒兄還沒到,鶴翎學兄啊,你可知道子軒對素琴一向單相思著,想不到最後還是你雀屏中選呀…」
想起新娘子王素琴,鶴翎心中不禁湧起甜蜜之感,對子軒又有一點點的抱歉,可是在感情的世界,並無客氣讓賢的道理啊…
「最近子軒情緒不太好,鶴翎兄,你得多包涵些喔…」
「鶴翎,聽說王員外比較中意子軒,可素琴對你卻情有獨鍾,素琴的娘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鶴翎兄,你真走運…」
「不過聽說,那位相師任鐵樵合婚選的是子軒哪,看來用八字合婚也沒什麼意義,西洋學問進來後,這些封建時代的舊迷信都要走入歷史了…」
「如果讓子軒和素琴配對,鶴翎與如蘭也還是一對才子佳人,咱們立馬有兩對新人,這不是更好嗎?」
這個時候還說這,真的是那壺不熱提那壺,說話的是鍾雄飛,他就是那種口沒遮欄的性子,想到啥就說啥。
看見石如蘭兩頰飛紅,卓鶴翎急忙道:
「什麼跟什麼,鍾學兄,你這是說到那裡去了?」
鍾雄飛今天有點兒白目,繼續道:
「程子軒對素琴心儀已久,鶴翎學兄,難道你就不知道如蘭對你的心意麼?」
田新友在旁給卓鶴翎與石如蘭解圍:
「這時候還提這些,不是徒惹大家不愉快嗎?」
鍾雄飛還是搶著說:
「像我,就是喜歡我表妹,偏偏她卻嫁給了一個滿身銅臭味的生意人,怎麼天底下的事總是不讓完美,如果有情人皆能成眷屬,那該多好啊…」
感情的事怎麼說? 大家一陣沉默,卓鶴翎想轉變氣氛,問道:
「還幾個人沒來?」
石如蘭長得嬌小玲瓏、人很文靜、很甜美,她很快恢復了平靜,深深看了卓鶴翎一眼,道:
「鶴翎學兄,現在就差金正弼、程子軒兩人,待會該罰罰他們…」
說話間,門口已進來了兩個人,一人正是那遲到的金正弼,另一人不是程子軒,卻是…怎麼又是他?
那人是見過面還下過棋的長者邵文海,他是個不速之客,他來做啥? 卓鶴翎向金正弼問道:
「你怎的帶他來?」
金正弼年輕俊俏的面龐綻開笑容,道:
「小弟在餐館遇見這位邵老前輩,言談十分投機,他年紀雖大,想法卻很新穎,而且見多識廣,對時局另有一番見解,小弟斗膽,沒徵得諸位學兄的同意就作主把他帶過來,與大家聊聊…」
老者邵文海向卓鶴翎拱手道:
「哈,卓公子咱們真是有緣,人生何處不相逢,前天才下過棋,今日又見著了…」
來者是客,卓鶴翎自不能失禮,也陪著笑道:
「沒想到,沒想到,邵老你請坐,你是稀客,您對我們的話題也有興趣呀…」
經過一番介紹,大家喝著茶言歸正傳,這群學子關心的是時局、民生、國政,而邵文海卻帶來了更驚悚的訊息:
「諸位公子哥們,老夫知道你們都是青年才俊,都很關心國政、關心時局,所以我帶來一些可能大家不太知道的訊息…」
「別看老夫年紀大,邵某人的頭腦還是挺新的,老夫在外到處跑,看得多了…」
他示意把門窗關好,然後壓低聲音說話,大家好奇心生,豎起耳朵仔細聽:
「林總督去年已被貶謫到新疆伊犁,…」
「你說的是林則徐,林大人?」
「是的,我說的就是他…」
「今年二月八日(道光22、2、8為西曆1842、3、19),林大人在河南把治水工作完成了…」
有人懷疑問話了:
「他既被貶逐到新疆伊犁,怎的又跑去河南治水?」
邵文海道:
「諸位有所不知…」
「去年不是黃河鬧水災嗎? 黃河決堤發大水,淹沒了豫﹑皖所轄六府十餘縣,朝庭一盤算滿朝文武官員,能夠辦事的,也只有林大人一人,仍是非得林大人出馬不可,於是林則徐大人又奉命赴河南,去協助欽差大臣王鼎辦理治黃河的工程…」
鍾飛雄嘟噥著:
「這朝庭也真蹧蹋人才,既將林大人放逐,放逐之前還要去給他治水,我們漢人就真的給他們當奴隸呀?」
有人阻止他道:
「小心,禍從口出,說話別說過了頭…」
「水患吃苦的還是咱們老百姓呀,所以治水說到底還是為了咱們的百姓,這樣想的話不就得了…」
「不過,這也看出林大人確實是個人才,要打「鴉片戰爭」,他就打勝了七場戰伇,打輸的全是滿人,什麼琦善、奕經哪,專門打敗仗,還要林則徐大人負起敗戰之責,真的是莫名其妙…」
邵文海道:
「然後,連治水也要找林大人,林大人是全才哪! 給他時間,林大人照樣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林則徐大人是賣命做事呀,他還生著病幹呢,他怎麼做事,那欽差大人王鼎都看在眼裡,還奏請朝庭想留下林大人幫他辦理河工…」
「這時又傳來奕經在浙東吃了英軍的敗仗,朝庭又再一次遷怒於林則徐大人,因為他以前是主戰派,還是下令他仍發往新疆伊犁贖罪…」
「林則徐大人今年離開祥符(河南省祥符縣),三月初抵洛陽,得知欽差大人王鼎不幸的消息…」
「王鼎回京覆命,向朝庭力薦林則徐,軍機大臣穆彰阿卻反對而百般阻撓,朝庭還是不採納王鼎之議,王鼎氣憤至極,回家後竟然自縊,以死對朝庭表達抗議…」
「還聽說,王鼎死前寫下的奏書,卻被穆彰阿買通其家僕給掉了包,他一片忠心「死諫」寫下的奏書終於沒讓皇上讀到,可惜呀,可惜…」
「死諫」的奏書被掉包,這訊息是大家所不知道的,聽得大家面面相覷,驚訝不已。
「知道王鼎為己而亡,林大人悲慟難抑、百感交集,加上積勞成疾,到西安時生了一場大病,滯留西安兩個多月…」
這些消息,卓鶴翎等學人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因為清庭多少對消息封鎖,或者當時資訊流通管道較為封閉,所以他們所知多屬一鱗半爪,畢竟不如老者邵文海所說的完全,大家聽後無限憤慨、也無限傷心,對於國家大事深感無力及無奈。
「徐大人於於七月六日(1842、8、11)在西安與其夫人分手時,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註1)的詩句,真是亂世忠臣的心聲呀!」
卓鶴翎好奇道:
「邵老爺,你家有人當大官嗎? 怎的,你知道這許多朝庭秘辛? 恁多外邊人不知道的消息?」
是的,卓鶴翎僅知老者邵文海是名相師任鐵樵的師弟,他真正的身份是什麼? 他有什麼企圖? 他似乎與西域的某族群的大首領有一點兒關係,雖然自己曾經數度與他接觸,但其實完全不知他的底細。他為什麼知道的這麼多? 比他們這群自許為新潮流的知識份子知道的還多的多…
「哈,哈,老夫家裡那有什麼人當大官,老夫只是關心時事罷了,老夫有些朋友可以搜集到第一手情資…」
對於歷史上的許多英雄,如岳飛、韓世忠…等都已走入歷史,即使不說成了歷史的灰燼,也早成了過往雲煙;但林則徐則為當世活生生的英雄豪傑,與大家活在同一個天空下,呼吸著相同的空氣,他的文才武功、有為幹練、能打仗、又能治水,真是全方位的人才,大家對他早就心生敬佩,這幾年他的事蹟不斷,尤其是一些與英軍英商、鴉片販子交手的過程,更是青年學子所津津樂道的…這一個下午,就在談論著林則徐的奇聞軼事、小道消息中過去。
這一群青年學子頭腦靈敏、思路清楚,很快理出林則徐的事蹟: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於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日子時(西曆1785、8、30)出生於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左營司巷林氏北院後祖室,一個清貧的讀書人家庭裡。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兩廣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被當時積弱的清庭體制下的國人視為英雄。
曾經沒收洋人的鴉片,於虎門銷燬,其敢做敢當的行動力、執行力堪稱爲驚世駭俗的壯舉。林則徐進行的禁煙運動嚴重損害了英國輸出鴉片的巨大貿易利潤,間接促使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這點是後來「反戰派」人士與道光帝加罪於林則徐的主因。
林則徐也是個新潮流的知識人,對於西方知識、文化、科技和貿易,其態度十分開放與接納,主張「以夷制夷」,應學其長而補中國之短,這一點亦惹保守派人士之不快,根據資料,他至少懂得英語和葡萄牙語,並且致力翻譯西報及西方書籍,他的友人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成「海國圖志」,此書其後剌激了晚清的洋務運動,啟發了許多青年學子的思想。
嘉慶九年(1804年),林則徐參加鄉試,中第二十九名舉人。就在發榜的那一天,他迎娶鄭淑卿為妻,自此林則徐在鄭淑卿在世時都沒有納過妾侍,終其一生情深不渝(據林則徐長房後人林鴻漢表示,鄭淑卿逝世後林則徐曾續弦再娶)。
官至一品而不納妾,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下殊為難得,故青年學子尤其是具有新知識的女學生對其甚為崇拜。
嘉慶二十一年閏六月初十日(西曆1816年),林則徐離開翰林院,赴江西南昌任考官,他父親林賓日為極正直之人,特地致函林則徐,要兒子公正無私地處理考務、為國取才;林則徐受父親感召,執行考務態度嚴正,因此在士人之間獲得佳評,甚至落第的考生也心悅誠服地向林則徐討教學問。。
其他考官即使不收賄、不舞弊,亦難免私心偏袒自己的門生子弟,這一點是當時的秀才舉人,包括卓鶴翎等書生對林則徐由衷敬佩之處。
嘉慶二十五年二月(西曆1820年),林則徐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河南南岸河堤決堤,引發大水災,河南巡撫琦善辦事不力,林則徐不懼琦善為滿州貴族的身份,向嘉慶帝直奏琦善的無能。
他為官清廉、敢做敢當、不畏權勢、行事正直,導致同僚的猜忌、排擠嘲諷,林則徐對官場心生厭倦,道光元年(西曆1821年),因為父親林賓日病危,他以照顅父親為由而辭官。
道光三年正月初七(西曆1823、2、17),林則徐任江蘇按察使,在任期間澄清吏治,改革審判程序,親自判決積案;曾經黑夜潛行,明查暗訪民間疾苦,驗屍時亦親自動手,於短短四個月內,就把江蘇的積壓案件處理泰半,江蘇老百性稱頌其為「林青天」;他認為江蘇之風氣墮落、治安敗壞,主因是由於鴉片害人,於是下令江蘇禁煙。
全國鴉片的來源多來自廣東,林則徐先派人蒐集情資,查訪與外商、盤商等有過交往的人,包括外國商館的執事、廚師、管家和鴉片走私犯;又招通外語的幕僚袁德輝、梁進德等人翻譯「澳門新聞紙」等洋人書報,亦請人潛入鴉片販子陣營,剌探消息;林則徐並親自接觸洋人,暗中學習英語和葡萄牙語,林則徐可謂是多方面的幹才,絕非一般人印象中百無一用的書生。
這也是卓鶴翎心嚮往之,而不能至的境界,可以說林則徐是全國青年學子心目中的標竿人物。
道光19、2、16至19、3、19(西曆1839、4、10至1839、5、12),林則徐收繳民間之鴉片煙,拘捕吸毒者、煙販一千六百人,收繳煙膏四十六萬一千五百二十六両、煙槍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一桿、煙鍋二百一十二口。
道光19、4、6(西曆1839、5、18),命令煙販繳煙,共收得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
道光19、4、11(西曆1839、5、23),蘭士祿•顛地等英國商販被林則徐驅逐出境,次日義律亦將十三行的英國人撤到澳門。
林則徐經道光皇帝同意,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銷毀鴉片在當時是一個難題,傳統銷毀鴉片是用「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但恐怕鴉片膏油會滲入地下、污染土質,有心的吸毒者會掘地取土,仍可暫解毒癮;於是林則徐創出「海水浸化法」,許多洋人不信林則徐有好方法銷毀鴉片,紛來參觀,事後十分佩服。
在「鴉片戰爭」之中,唯有林則徐領導的七次戰役取得勝利,英軍對廣州海岸的進攻失敗…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於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強行向中國推銷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結束。鴉片戰爭掀開了清朝走向衰敗的開端。(註2)
1839年10月1日,英國內閣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海」的決定。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英軍總司令。4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發動戰爭的決議案,派兵侵略中國。同年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到達中國海面,準備展開第一次的鴉片戰爭。
1842年7月下旬清軍在鎮江失守後,英國軍艦於8月間闖入南京江面,耆英、伊裡布等趕到南京議和。
在英軍的脅迫下,中國清政府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訂立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以前,清庭是一個獨立自主、夜郎自大、封建鎖國的國家,清政府在中國行使全部主權;戰爭之後的「南京條約」以及其後的一連串不平等條約,使中國主權逐步遭到鯨吞蠶食,開啟了之後百年來受到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而林則徐則因為燒鴉片、大力反煙毒、主戰甚至打了七場勝仗,反被重懲做為鴉片戰爭失敗的代罪羔羊,被道光帝貶逐流放新疆伊犁去墾荒!
卓鶴翎嘆道:
「自古英雄皆寂寞,亂世忠臣命多舛!」
鍾雄飛發著牢騷,道:
「可惜了這樣的好人才,朝庭不會用人,盡用些無能卻會逢迎的小人,專打敗仗,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這群年輕士子自許為新知識份子,一向對國事十分關心,但即使是在私底下的聚會,談論國家大事也都十分含蓄,今天卻因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帶來一些訊息,不禁赤裸裸的表達出心中的積憤。
時間已近傍晚,話題也講的差不多了,老者邵文海立起身,向大家告辭,最後又轉頭向卓鶴翎道:
「老夫的住處你知道,有需要可以來找我…」
卓鶴翎點點頭,應了聲是,老者邵文海便走了。
大家好奇的望著卓鶴翎,卓鶴翎隨便的敷衍過去,便轉移話題不再多說,最後也紛紛告辭。
只有石如蘭留下,幫忙收拾,最後還是忍不住的問:
「那邵老先生,你認識?」
「是的,有數面之緣…」
「他問你有需要可以找他,你們是…」
卓鶴翎知道石如蘭是那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個性,乾脆先說白了:
「邵老要我去寧夏銀川幫一個姓李的什麼大首領做事,待遇相當優渥,可我已婉拒了…」
「為什麼要拒絕? 搞不好,可以弄出轟轟烈烈的一番事業,這個邵老爺知道恁多我們都不知道的事,他那麼神秘,或許他那兒真有什麼大事業可做咧…」
「不,不,我再過幾天就要成親了,幹嘛去那麼遠的地方做事…」
「哈,你是快有家室之累了,如果素琴不陪你去,小妹陪你去好了…」
卓鶴翎一下搞不懂石如蘭是認真的,還是說著玩的,用懷疑的眼睛看著她,石如蘭那如深潭般的兩眼毫不逃避的回望,會說話的眼眸似乎訴說著什麼,反而卓鶴翎趕快收回目光,心裡有幾分狼狽。
兩人不再說話,一齊靜靜地離開私塾書房。
—————–
註1:林則徐詩
林則徐因鴉片戰爭而遣戍新疆,卻因病滯留西安,於1842年8月11日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告慰家人,此詩是歷來林則徐詩作中最出名的一首。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實難以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註2:
英國同中國總共發動兩次鴉片戰爭,第二次係同法國一齊發動: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又叫做英法聯軍之役)
當然,只有後人讀史者才知道有兩次鴉片戰爭,卓鶴翎當時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