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生的嬰兒會以其本能,尋吮母親的乳房;也經常看到他們將拇指放到嘴裡,吸吮的嘖嘖有聲、津津有味;長大一些,就會將所有能拿到的任何東西都往口裡塞,有時嘗到苦頭異味,又忙不迭的吐出來,露出苦瓜臉的樣子十分可愛好笑。這一切也彷彿讓我們看到人類在進化中對食物的探索過程。
稍長,可能是變聰明了,就會對大人給的食物挑三揀四,有時好奇的接受,有時卻是執拗的拒絕、打死不從,大人對他也沒輒,無論這食物多珍貴、多營養,他不吃就是不吃,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個性;食物不吃也就算了,但有時感冒病痛要他們吃藥,那可就要他們的命了,也幾乎要了大人的命;小時候,小女還會含淚吃藥;小男生就沒那麼好說話了,不管大人好說歹說的哄著他,一概拒絕,大人強灌、他就吐出來,如此一來一往,把大人小孩都折騰的精疲力竭、兩敗俱傷,最後總是大人豎了白旗投降、草草收兵了事;記憶中,似乎他硬是沒有好好吃過一次藥。
這些大人小孩間的戰爭史,在腦海中仍然斑斑可考,回想起來是又好氣、又好笑,即使現在長大了,還是那個性,蔥不吃、蒜不吃、紅蘿葡不吃…;讀書在外曾經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一罐「初乳」,但好像吃了半年也沒吃完,最後不知其下文如何,第二罐他就敬謝不敏了。
人類對於食物除了飢不擇食,一般都會以嗅覺、味覺、及大腦的理性思考來把關,為了營養、熱量、或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吃,但可不希望好處沒有撈到,卻食物中毒,輕者腹瀉、腹痛、重者甚而嗚呼蒙主寵召。
在長久時間的進化過程,生物早就知道,對於食物既不能不吃,又不能亂吃,人與食物的愛恨情仇,真是五味雜陳、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