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 應該說是「裸猿」較為恰當,雖然開始攝取到較多的肉類,但他們仍然常常飢餓,無論是肉類食物或植物性食物的獲取都不穩定,因為牛羊鹿等草食動物會隨著水草或季節而遷徙,植物水果也會因季節或氣候而有豐歉的情況,但這並沒有考倒「裸猿」的頭腦,當然也是花了很長時間的發展,農耕技術、游牧或畜牧知識逐漸成熟。
距今五千年前到一萬年前時開始有了變化,因為農業開始發展,動物的家畜化使得人們定居在某一個地方不再遷徙,食物突然變得很充裕,可以儲藏起來以備冬天或乾旱之時用。團體人數不再受限於大自然一次所能提供的數量。(註1)
食物可以穩定取得,生活亦安定下來,促成人口大幅度的繁衍,人口成長又使得食物需求增高,其結果是食物永遠不夠,而肉類食物也永遠是較昂貴的,在農業社會仍然普遍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尤其是「蛋白質」的缺乏,米麥的價格也常受供需所左右,歉收固然會讓許多人挨餓,豐收也會造成「米賤傷農」;總之,佔農業社會的大多數人口一直跳不出飢與貧的困境當中。
就健康來說,農業的發展可能並不是真的有益,因為耕作減少了食物的多樣性,人們不必再去探索每一個可能提供食物的地方……減少了食物的多樣性後可能會導致營養的不均衡。我們會這樣懷疑的一個理由是在農業社會開始後,人的身高一下子掉了六吋。(註1)
俯瞰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可以知道下一次的文明跳躍是「工業革命」,而這中間人類還經歷了多次的戰亂與飢荒;我們大膽推測,人類多數時候是處在飢餓– 營養不良之中,甚至今天地球上還有數億人口仍在「飢餓」當中,譬如非洲的一些國家;因此人類的潛意識當中,一直都存在著「飢餓恐懼感」。
「工業革命」與一般政治革命大不同,它的影響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起到不可改變的影響,把人類生活推向了嶄新局面。
在「工業革命」之前,無論鄉間或城市的生產動力都以人力、畜力、風力和水力等為主,所以生產量不多。當人口增加時,這種以原始動力來生產物品的方法,便不能再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工業革命」發生於十八世紀,它改變了世界,並且其焦點集中於貨物生產的新方法和組織,新的能源被應用來生產— 通過發明新的傳動設備把動力應用在各個製造流程上,並逐漸取代人力和畜力作為生產動力,相繼出現了由風力、水力、礦物燃料推動的馬達;「工業革命」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是蒸汽機,充分利用煤作為能源的潛力;以後又進一步利用電力及石油。 而這些新的科技也都應用在食物的生產、包裝、運送上。
天下事有一利便有一弊,解決一個問題,往往衍生更多的問題。
工業化之後,人類的食物逐漸與大自然遠離,加工次數、包裝、轉運次數、調味品、防腐劑皆增加,就是營養成分大量減少,食物越精緻、越可口、越吸引人,但人類除了大量吸收到熱量、脂肪外,其它營養卻反而越來越少,而這些營養在森林中本是很容易攝取到的。
————————-
註1:
資料來源:揭開老化之謎 — 從生物演化看人的生命歷程
Why We Age: What Science Is Discovering about the Body’s Journey through Life
原文作者:Steven N. Austad
譯者:洪蘭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10日
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