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營養與進化 (初乳知識08-2)

早期的猩猿猴吃的是樹葉、草、偶然捕捉到的蟲蛇、鳥蛋、季節性長出的水果;米麥蔬菜是後來有農業技術才培育出來的;也就是說,它們一開始吃的是的十分粗糙的食物,它們的腸胃忙碌著消化,但攝取到的營養卻十分有限,於是必須整天忙著覓食,那時它們的大腦都很小。

後來,有機會吃到較大量的水果與堅果,它們的營養得到改善,於是大腦得以增大;較大的腦會要求更豐富的熱量與優質的營養,也更懂得如何應付環境的變化和如何去覓食,它們憑著本能知道要多尋求較有營養的食物,因為消化樹葉所耗用的熱能比成熟的果實來得大。

從目前尚存活不同類的猩猴、鳥類、蝙輻等攝食的方式可以看到,食物較粗糙的動物,其腦容量也多偏小。

消化越粗糙食物的動物,其消化器官也越發達,如牛羊鹿等反芻類動物,它們一方面要進食大量的植物,一方面要逃避天敵掠食者的襲擊,常常無法從容進食,所以用四個胃來消化與反芻,也有大量的特殊酵素來分解粗糙的食物;人類卻不走這條進化途徑,因為人類要全力發展它們的頭腦,採取牛羊的消化方式不符合人類身體的「投資報酬率」。動物消化器官的大小往往與大腦的大小成反比,大腦若要擴大,就得犧牲消化器官,反之亦然。(註1)

靈長類若像我們這般體重,則大腦只有我們的1/3重;因為大腦是極為耗能的器官,人的大腦只占體重的2%,所用能量卻占人類吸取能量的20%,大腦需要不斷供應這般巨大的能量;大腦大量耗能,理應有優勢存在,而這種優勢唯有從我們的行為尋找……以更多的智慧收成。(註2)

走出森林進入草原的一大改變是減少攝食次數,而吃到較多的肉食,可以攝取到較高的熱量及優質的蛋白質,這是飲食營養的一大躍進,例如一份相同重量的肉類食物即含有超過水果10倍的熱量,而腸胃不須太費力的執行消化工作,咀嚼食物的負荷也得以減輕,使營養與熱量可以大量用於大腦的進化。

從化石上看出來,食物品質的改進,與大腦增大的演化幾乎是同步的。所有南猿的牙齒特徵,都是為了咀嚼咬碎粗糲、品質韌硬的食物而設計的。 在人類族譜上,晚期的南猿是與人屬物種平行的演化死巷;他們有一些生理特徵,很顯然是為了咀嚼富含植物纖維的植物食物演化出來的,包括巨大的臉框、堅強的下顎、顱頂正中央供強力咀嚼肌附著的矢狀脊(sagittal crest)及琺瑯質很厚的臼齒。

但人類的大腦容量卻勝過它們,這就是人類的優勢所在,足以彌補其它弱點。

食物與覓食行為的變化,並沒有把人類變成完全的肉食動物,因為人類始終需要攝取維他命C與植物纖維。但動物性食物的比例增加,加上狩獵必須集體行動,有了收獲又必須共享戰果,使人類逐漸習於群體生活,分工合作加強了部落組織,造成良性循環,又有利於狩獵覓食,於是又提升了人類食物的質量。

單單只有食物品質的改進,應該不是人類腦子增大的充份條件,卻至少是必要條件。腦子一旦加大,食物與大腦就會以互為因果的方式改進與增大:即較大的腦子導致較複雜的社會行為,又促成覓食策略的升級,然後食物的質量也提升,回頭又刺激了大腦的進化。

————–

註1:
資料來源:腦,在演化中 — 從生態變遷看大腦的適應之道
Evolving Brains
作者/ John Morgan Allman
遠流出版/ 2002.4.1初版,頁221-233

註2:
資料來源:終極演化 — 人類的起源與結局
Becoming Human Evolution and Human Uniqueness
先覺出版有限公司,1999.5月出版,頁085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