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手上有限的資料,靈長類的平均壽命:
猿 30歲;
實驗室的猴子平均壽命是27歲;
台灣獼猴的壽命估計約為30到40歲;
而人類的平均壽命是70歲以上,且估計天壽是120歲。
於是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人類在猩猿時代時的壽命應與其它靈長類動物相差不多,為什麼進化成人類後,其平均壽命便明顯的提高了?
我們試著從人類進化的蛛絲馬跡,去尋找答案:
01. 或許氣候的改變使森林面積減少,草原面積增加,森林中的食物大減,草原中的糜鹿、羚羊數目增加,促使人類走出森林,進入草原去尋求食物,於是這一支裸猿的食物結構逐漸改變了。(註1)
02. 也配合著人類一步步的演化:
a. 人類進化成直立行走的動物。
b. 人類腦容量的加大。
c. 人類的生產困難,及新生兒的哺育期加長,無論為了接生或幫助下一代的撫養,都促成了人類配偶制走向穩定,更進一步使家族擴大組成團隊群居以便合作捕獵較大型的獵物。
d. 不確定什麼時候,人類開始懂得用火烹調食物,可以減少寄生蟲、細菌感染與食物中毒的機會,並且增加營養吸收的效率。
e. 進入草原狩獵,使人類的肉食增加了。
f. 為了確保食物來源穩定,人類漸漸懂得種植與豢養牲畜,並進一步發展出農業與畜牧業。
人類大腦與體重的比值大於其它動物,包括猩猿、鯨魚、海豚…等,進化大腦所需付出的代價極為昂貴,因為它必須佔用身體營養能源的20%左右。但另一方面大腦的進化,可以改進狩獵技巧,有利於食物的尋求;營養的改善又提升了大腦的運用。
體內所有的生化反應都受體溫的影響,哺乳動物發展出恒溫,可以維持體內化學反應的穩定、以便保持各器官功能的精確進行、也維持大腦功能的正常運作;然而身體要維持恒溫須多消耗同體重冷血動物10倍的熱能…熱能代謝若是大幅增加,則大腦在感覺、辨識、思考和記憶方面的能力也必須跟著提高才行,因為牠們得比冷血動物找到更多的食物方能維持生存與生活,維持身體恒溫必須付出如此昂貴的代價。
處於休息狀態的哺乳類和鳥類所需消耗的熱能,是體型大小相似的爬蟲類的5- 10倍,這額外消耗的熱能都靠內臟器官(如肝臟)與肌肉活動– 使身體加溫,又再使之冷卻,這樣才能維持體溫的穩定,也因此必須吃掉比相同體型的爬蟲類更多的食物。(註2)
人類在草原中覓食與在叢林中大不相同,草原中的獵物是動態的;相較於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等在密林中演化的靈長類動物,牠們每天只要走動1- 2公里左右,就能找到足夠的食物。 可是,早期人科動物是在比較開闊的疏林帶與草原上演化的,在那些地方,標的獵物游走、奔跑、分散,欲狩獵討生活並不容易,兼且活動範圍較大,為了尋找食物,他們往往一天得走上10- 15公里,消耗大約10倍於森林中的能量;盯上獵物後又須追蹤、戰鬥、投擲武器,無論狩獵的成績如何,又消耗掉許多的體能。
在森林中只要看到成熟的果物,即可隨時採摘進食,但在草原中每天進食的次數大大減少,因為狩獵畢竟不是手到擒來那麼的方便,因此一次攝取的食物必須要有較高的熱量及營養才足以應付較長時間的體能消耗。
一條大蛇,吃一隻老鼠即足夠維持一周的生命,一項研究顯示,蛇類可以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將新陳代謝率降低70%之多,這使得它們可以毫無困難地長時間不吃不喝而不死亡,甚至還有餘裕可以繼續長得更大,對人類而言這是不可想像的;所有的理由皆迫使人類必須獲得更多的熱量、更多的食物,才足以應付身體所需,這就是人類的宿命,而進化之後幾乎就是一條不歸路,只有前進,不能回頭。
—————-
註1:
資料來源:終極演化 — 人類的起源與結局
Becoming Human Evolution and Human Uniqueness
先覺出版有限公司,1999.5月出版,頁140:
大約在250萬年前,非洲的動物群發生了大變遷,另一波氣候的惡化— 最顯著的是北極冰河增加,全球乾旱— 加速了森林轉變為林地,而林地轉變為大草原的過程。化石記錄反映了這種變遷,隨著林地物種的縮減,草原羚羊物種大增,這段時期,石器也首度出現,我們所屬的人類化石也首次登場,一般相信這些發展是互相關連的,人屬動物的出現與工藝的發明,都代表了古代人類族群對當時氣候與生態的反應。
註2:
資料來源:腦,在演化中 — 從生態變遷看大腦的適應之道
Evolving Brains
作者/ John Morgan Allman
遠流出版/ 2002.4.1初版,頁124 / 頁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