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建議之二 (初乳知識04-2e)

八、重塑大腦 再造人生

人類的進化大致已經定型,再也不能進化出像鳥類的翅膀、魚類的鰭鰓、獅虎的爪牙,只有把一切的希望寄託在大腦的可塑性上,雖然大腦細胞已不能再生,但大腦的突觸網路可以像蔓藤似的尋求生長發展,只要你提供足夠的營養— 包括硬體營養與軟體營養,即足夠的空氣、醣、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卵磷質、磷脂質…及大量的知識、訊息、思考活動和新的學習;大腦的硬體功能得以發揮,軟體的知識內容獲得升級與思考觀念的有序化,則大腦可以發揮驚人的效果。

蘇格拉底說:「要想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也只有大腦的改變才是脫胎換骨、徹底的改變。 道家練氣之士亦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有生則必有死,這是鐵律無法改變,那麼這句話也不過透露出他們想積極掌握有限人生的意願而已吧!

首先,必須重新扭轉以往對「更年期」的負面詮釋,「更」之一字豈非有示人以「轉型」之意,豈非與老鷹的自我更新、蝴蝶的破繭飛出十分類似? 人類不是已有脫去猩猿之體毛,抬頭走出叢林、逐鹿草原,轉型成功的經驗?

茲以下列幾項建議提供參考:

1. 第一步,請喝「初乳」,最好再加上「K28」。前曾說過這個須要觀念接受與經濟許可,無法勉強,但這樣豐富的優質營養確實是以簡馭繁,一舉取代了估計至少20- 30種以上食品的營養。

2. 養成運動的習慣。適度的肢體活動、姿勢改變都能反射到大腦,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可以強化肌力、減少臃腫、可以調整血壓血糖,並且協同發揮各種營養的功效,如:運動加上鈣質,可以更有效的改進骨質狀態;而運動最好是全身性的、柔軟的、伸展的,不必要求太費力、太激烈或競爭性的,反多製造自由基、過度消耗體能、增加運動傷害的機率。

3. 積極改變心態。雨果說:「人們並不缺少力量,他們所缺乏的乃是意志。」

4. 積極改變觀念。這兩項乃是由深層意識做改變,世上最大的福份莫過於是無拘無束地敞開自己。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其實要變的只是我們的一顆心而已;心態與觀念能夠改變,則世界也都跟著變了。

5. 培養愉快的情緒。人常不自覺的陷於負面情緒而不自知,即使已經錯失少年黃金期,仍然可以發展一、兩種興趣或嗜好,動物中僅有哺乳類動物知道玩樂嬉戲,智商越高越需要玩樂;快樂、幸福、愉快的情緒,無法付錢購買,往往必須透過做些什麼事才能獲得。現代醫學也漸知道許多疾病常埋藏著負面情緒的宿因。

6. 思考人生的意義。最有害於人類精神與情緒的,莫過於是不確知我們究竟是誰? 人生的意義為何? 我們的人生真正要追求的是什麼? 我來塵世走一遭是要完成些什麼? 這些問題在年輕時候可能認為十分可笑,但現在卻漸漸浮現腦海,而往往答案不再是金錢、職銜、名望、物質層面的東西;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答案都不一樣,只有自己思索尋求,最好透過大量閱讀古今大思想家、哲學家、宗教等書籍,畢竟他們和問題周旋得比較久。

第一步驟提供營養,則第二步的運動才有效益,沒有足夠的營養分,運動會變成一種傷害;堅持此二步驟,循序漸進一段時間後,必可改善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糾正負面情緒、緩解一些慢性疾病的前兆,當然如果某些疾病症狀沒有得到改善,則應積極求醫求藥;此二步驟是較可以個人意志做到,但第三、四、五步驟的「心態」、「觀念」、「情緒」皆屬抽象,無法外顯、只能親證,但可以慢慢體會。

惟有第六步驟的「人生意義」最難,即使古今中外的聖賢智哲、各宗各教的詮釋與答案可以說是莫衷一是、見仁見智,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終極答案;只好各憑其人的知識、學養與智慧去領悟;可就是不能不去思索,這是做為有靈性的知識人到了相當的年紀必有的宿命吧!

在人生的第二關卡「青春發動期」時,人生尚屬懵懵懂懂、衝動有餘、知識智慧都嫌不足的情況下,往往以任性的衝撞度過;但到了四十、五十年紀的「更年期關卡」,每個人多少總有一些人生經驗與社會閱歷,也早已不是初生之犢了,絕不再像青春年少時之魯莽,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總要較以前輕鬆從容才是。

解決問題的關鍵,全在一個「覺」字,先要感覺到問題的存在,「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縳其誰求解?」,感覺到人生某個階段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感覺到自己陷溺於負面沉悶的情緒,感覺到大腦尚具有再塑發展的潛力,則諸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雖然答案可能不盡然相同。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