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長因子」(初乳知識05-4)

談到「生長因子」須與「生長激素」分別;「生長激素」乃是華人李卓皓博士(1913-1987)於1966年在腦垂體發現分泌「生長激素」,四年後,成功地以人工合成。

以下「生長因子」的資料是從網路搜集而得,茲予調整歸納:

「生長因子」的發現與得獎

美國的柯恩教授(Stanley Cohen)和李維蒙塔西妮教授(Rita Levi-Montalcini)在實驗室小老鼠的頷下腺發現了一種活性成分,可以促使新生小鼠的眼瞼提早睜開、牙齒提早生長。

將此活性成分加入放有皮膚表皮細胞的培養皿中培養,發現它可以促進皮膚表皮細胞的生長,於是將此活性成分命名為「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簡稱EGF);由於這項發現,他們一起獲得了1986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Cohen博士推論:皮膚內EGF的減少是導致皮膚衰老的主因,給皮膚補充EGF可以改善膚質,延緩皮膚的衰老;「表皮生長因子」是第一項發現的「生長因子」。

因此揭開了「生長因子」的發現與研究,以後陸續地在組織培養液中,發現了許多能夠促進細胞正常生長的特定蛋白質,它們對細胞的作用方式大致相似,所以皆稱為「生長因子」,到目前發現的已有數十種之多。

目前對「生長因子」的機轉推測為:

1. 「生長因子」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複雜分子,具有傳遞訊號及調控機制的蛋白質,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功能蛋白,「生長因子」驅動著生命各種活動的基本流程。

2. 「生長因子」導引幹細胞往指定的方向生長發育,遞補或修復特定組織老化或損傷細胞。可以說,沒有「生長因子」,幹細胞空有分化的潛力,仍無法自行分化、成長。

3. 「生長因子」先與細胞的受體(Receptor)結合,於是組織細胞內的訊息交換增加,然後組織細胞的結構發生了生物化學的變化;最後完成了組織細胞的增生。

「老化」是一門大學問,需要跨學科、多學科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絕對的結論,其中一個可能就是:身體的「幹細胞」、「細胞受體」及「生長因子」皆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致使身體老衰細胞漸多,沒有足夠的新生細胞遞補,於是人體乃逐漸老化;如此看來,長期喝「初乳」攝取中間的「生長因子」可以延緩老化應非無稽之說了。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