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腦的營養品 – 磷脂質 (初乳知識03-6)

對於大腦的知識我們所知極有限,在此先僅討論下列數項:

a. 大腦的重量佔體重的2%,其消耗的能量卻佔全身耗能的20%,大腦的生存與運作最需要的,第一是氧氣,大腦缺氧數分鐘即可能昏迷、休克、死亡,或者倖活亦成植物人。第二是醣,如稍有供應不及,則大腦會變的遲鈍,喪失大腦之特質;其它的營養如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等雖不像前二者之緊迫,但以長期言,亦都很重要,其中又以磷脂質類更為大腦所倚重。

b. 一般的說法,大腦在大約25歲發育完成後即不再增加其腦細胞,甚至腦細胞如有損壞也不再像其它器官的細胞可以分裂再生遞補,因此發育完成後,大腦細胞數量只有減少,不再增加。但神經細胞仍可生出樹狀樣網路即突觸,與其它神經細胞聯結交換訊息。可以說一個人的聰明與否與腦細胞數量的多少關係尚少,其所建立突觸的多寡反較重要。

大腦是極重要的器官,其進化是如此漫長與艱難,為什麼卻讓腦細胞輕易死亡?許多人對每天大腦細胞巨量的死亡十分悲觀,那我們如何來理解大腦的這個生理過程呢? 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它將大腦功能比喻為「畫家」,藉著彩筆畫出世間或自然界的種種形象,而成為一幅畫;但筆者以為將身體的這項功能比喻為「雕刻師」更為恰當,大腦的形體結構則為雕刻用的大理石或木材,隨著雕刻師的巧手,逐漸去掉不必要的部份,讓雕刻師心目中的圖象逐漸以立體呈現,最後完成藝術品。

以大腦言捨棄的部份即為死掉的腦細胞,而我們所提供的營養決定著雕刻材質的良窳或堅脆;一個人的外在表現與成就即是此藝術品。雕刻不得不捨掉一部份原材料,一個人生命中的生活、學習、表現、成就也必須在大腦運轉工作之際捨掉大量的腦細胞。從外表看,每個人大腦的外貌形狀可能差不多,細胞數量也許相差甚多,但腦細胞所建構的突觸網路差異更大,也因此反應出人與人的大不相同。

圍棋大國手吳清源、相對論的發明人愛因斯坦、大發明家愛迪生……他們都是不同領域的大師偉人,他們的外表相貌固然有所不同,而他們的大腦所建立網路的不同卻更為重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古人應該早有認識。

那麼腦細胞是如何死亡的? 筆者的想法是,大腦懂得「有捨才有得」的道理,因為它把營養先供應比較忙碌活躍的腦細胞,也要支應細胞建立突觸消耗的大量能源與營養,所以只好犧牲一些較為靜止無用的細胞;畢竟大腦已經消耗了身體20%大量的資源,這可能已是機體所能支出的限度,如再增加將危及其它器官。

大腦軟體活動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組合」功能,就如唱歌時須要將「曲調旋律」與「歌詞」組合起來;語言也是將單字組合成句子,再將句子組合成語言或文章;下象棋時則把車馬炮組合起來,以便有效的攻防;刑警把犯罪現場搜集到的種種證物,「組合」思考成更明確的線索以便追捕嫌犯;人類的許多行為與文明成就,其實就是大腦「組合」功能的外在表現。

我們不知道大腦如何將外界訊息與知識轉化儲存在腦中,但它卻藉著生出突觸,聯結不同腦細胞「組合」運用其儲存的訊息,加工成新的產品。我們平常所謂的「創新或發明」,其實也常是舊知識的重新「組合」而已。

我們推測:由腦細胞在生長突觸的過程中,除了其它營養外,「磷脂質」與「生長因子」應該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而「初乳」提供了這兩種營養分,讓我們可以輕易獲得,無論是牛或一般人,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出生的頭幾天喝到「初乳」,但我們只要觀念接受、經濟許可,便可以享用到老,「人身難得今已得」這句話我以另類的詮釋來理解,並慶幸生而為人。

網路上找到圍棋大國手吳清源曾與木谷實交手的記錄:

1939年由讀賣新聞主辦,比賽地點在鐮倉的寺院,所以就被稱為「鐮倉十局」。

比賽開始,木谷實改變棋風,先以堅實開局,中盤則強行打入,雙方激烈攻防,結果產生了一個大劫,互不相讓,到第158手,木谷實體力透支,竟然流出鼻血倒下,眾人一陣慌亂,吳清源仍然冷靜思考;比賽被迫暫停20分鐘,木谷實才回到棋盤前對局。

這局棋吳清源以2目獲勝,下到第六局為五勝一敗,將木谷實擊敗。(註1)

一般人以為圍棋是高雅的遊戲,坐在室內輕搖扇子、拈子手談,是何等瀟灑自在,何致於下到流鼻血、昏倒,竟不亞於參加一場拳擊賽;由此可見,用腦之消耗體能是非常的激烈;我們或許沒有下棋,但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一場關係重大的商業談判……都有可能吧,或許也難免要殫心竭智、鉤心鬥角的做一番腦力與體力的競賽,則平常「養生健腦」的工作就不可忽略了。

—————————-

註1。資料來源:名人圍棋出版 精緻圍棋講義 初級D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