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腦的營養品 – 磷脂質 (初乳知識03-5)

進化不是白吃的午餐,它必須付出代價。

一隻蚯蚓被從中切斷,它會變成兩條都活下來;一隻壁虎或蜥蝪遇到危險,它會演出「斷尾求生」的絕活,過些時候,它的尾巴又會重新長出來;想到這些,人類不禁會自卑,為什麼人的斷手斷腳不會再長出來,甚至連斷掉的一根手指頭也成了終生之痛。

多少人看過鳥兒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忍不住生出羡慕之心,卻不知道鳥類要保持輕盈的體形,它犧牲了大腦的進化,一顆大腦袋必定會增加飛行的難度;在其它動物的眼中,人類可能是笨拙到可笑,力氣小、跑不快、不會飛、眼睛不夠銳利、耳鼻也不夠靈敏;憑什麼人類反成為萬物之靈,主導地球上的資源分配?那是因為,猩猿離開森林、走入大草原,由於環境丕變,為了應付艱難的生活,可以說是全力的在發展牠的「大腦」,以期彌補以上種種的缺陷。

1. 在大草原中奔逐競走討生活,無林蔭遮陽,牠必須大量流汗以散熱,於是牠逐漸脫去毛髮。許多肉食動物是從口中散熱的,往往張開大口,吐著長舌以發散體溫。

2. 直立行走,限制了骨盆的發展,沒有與腦的增大同步進化,使得幼嬰必須早產已如前述。

3. 體毛本有保護身體及保持體溫的作用,放棄體毛可以說是演化上的大事;脫去體毛後,使得感覺神經較為發達,有皮毛時可以毫不在乎的枝葉荊棘,現在都變成會剌割皮膚、造成疼痛之物,對溫度冷熱也更為敏感,大草原在入夜之後,氣溫會下降到不可忍受,也剛好因為進入草原,懂得打獵,可以取得動物皮毛來保持體溫。無論是為了避免受傷害,或是為了察覺氣溫變化而尋求蔽體之物,在在都需要有更優秀的感覺神經。

4. 感覺神經的進化也有助於大腦的進化,試看人類的手也是細皮嫩肉的,因為手的靈敏有助於從事更細緻的工作,否則如從當時需求的功能言,僅要握持粗糙的工具或武器,兩手應該更粗厚才較方便有利。

5. 脫去皮毛後,人就變成了「裸猿」,於是男女都變得更為俊美,更具魅力;試想某一天醒來,你的枕邊人變成了猩猿,全身體毛,其恐怖大概是很難想像吧!

6. 「裸猿」的面部表情也比以前更為豐富多樣,互相辨識表情以瞭解對方也越來越重要,正好神經與大腦的發達滿足了這個需求;嬰兒期的加長,使得為人父母者,必須互助互諒,一個出外狩獵,另一個則照顧下一代,感情需要更親蜜以強化配偶間的分工合作,以利下一代的存活,亦即有利於雙方基因的繁衍,這時如何「溝通」情意也變得重要,就是互相表達,互相瞭解的能力有待加強。

7. 狩獵覓食與昔日隨手採摘水果的日子大不相同,如果碰到大型獵物,人反而成了弱勢動物,則可能形勢逆轉,變成了獵物的晚餐,因此「群體合作」與「工具武器」的應用都越來越重要。

8. 「群體合作」狩獵必須要分配任務,有的負責尋找追蹤,有的製作武器或陷阱,有的主攻,有的埋伏,而任務完成後,還要剖解獵物、分配戰利品,這時需要減少衝突與紛爭,無論出於命令或討論協商,「裸猿」與「裸猿」之間的「溝通」也變得非常需要。

9. 另外「工具武器」的進步,提升了殺傷力,也使得「裸猿」間必須有有相當的自制與瞭解,否則一旦發生誤會,小則是個體間的爭執,大則演變為部落間的戰鬥,其結局為不可想像。

10. 以上種種的理由,造成了「溝通」與「瞭解」的需要,於是「語言」應進化之需要而生,古人說:人之異於禽獸幾希? 擁有「語言」能力正是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分野之一。

11. 但演化的進程是緩慢的,每一種進化的時間都以「萬年」為單位起跳,而且各項進化可能都是一齊慢慢的進行,我們不知道「語言」的發展花了多久的歲月,但那一定是一段極為漫長的時間。沒有「語言」,僅憑猩猿簡單的吼聲,實不足以滿足上述的許多要求,人類的「語言」是更為精緻、進步的表達與溝通方式。

12. 整個學習語言的過程,大腦扮演著關鍵角色,卻不是唯一因素,語言能力跟發聲器官的發育密不可分。(「終極演化」頁078)註1。

13. 人類成年人的喉部比其他靈長類的喉部位置下降,因而使咽與喉的距離加長,肺部來的氣柱在咽與喉的運作之下,可以發出人類語言所需要的語音,複雜的頭腦於是用以表達「心聲」,這就成了語言。(參「終極演化」頁010)

14. 可以說沒有發聲器官的演化改造,就不會有語言,而光為了改善發聲器官就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且演化也不是依據合理的規劃循序漸進,因為演化不是個理性過程,它只計較眼前的小利益,只會拿現成的材料隨機變化。(參「生病,生病,why?」頁189)

15. 我們的咽喉為了方便我們的說話,構造發生了變化,不利於空氣、食物的交通控制,馬嘴可以浸在水裡喝水,不妨礙它的呼吸,人類的嬰兒,出生後幾個月還能同時吞嚥與呼吸,但等到他們開始牙牙學語,就不能再像馬兒一樣可以同時飲水又呼吸了,源於進化的不夠完美,人類常有「噎死」的風險。(參「生病,生病,why?」頁192,文字略予增刪)

16. 「噎死或嗆到」的風險是發展「語言」能力付出的代價,常聽訓誡:「吃飯時,不要講話。」是有其道理的。

17. 「唱歌」是表達感情、紓解情緒的一種好方法,愛唱歌的人常會有這種經驗:唱到一半卻忘了歌詞,而旋律還可以哼下去,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理解是,大腦把「旋律」與「歌詞」的記憶儲存是分別放在大腦不同的區域;而「旋律」較「歌詞」之不易忘記,是因為「歌詞」- 語言文字的進化遠慢於對「旋律」的認知;也就是說,它們在大腦中是不同時間進化完成的。像鸚鵡、九官鳥也有很好的發聲功能,但牠們沒有語言,是因為牠們的大腦進化的不夠優秀,大腦之不夠優秀是因為牠們會飛,牠們可以很容易的逃過地上的敵人,找不到食物時,也可以很方便的飛至更遠處覓食,大腦袋反而成了飛行的累贅,強化它們的飛行器官- 翅膀與高處望遠的視力,是更為當務之急。

——————————-
註1:
「終極演化」 (人類的起源與結局)
( Becoming Human ,Evolution and Human Uniqueness,先覺出版有限公司,1999.5月出版 )
——————————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