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打敗「平均壽命」(感想03-3)

本文討論何謂「健康」?

提起「健康」,人人皆懂,但如真要替「健康」下定義卻又不容易;現在最常被引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所下的定義: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肉體、精神或社會等各方面的狀態都非常協調的才算「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疾患,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力。

而一向「健康」者不一定能長壽,長壽者也未必「健康」,欲長壽與「健康」兩者得兼並不容易,追求長壽之前必須先有「健康」的身體,甚至可以說,「健康」比長壽更重要,實際上也必須透過先得到「健康」,才能慢慢求得延年益壽;否則欲憑空而得長壽,則如緣木求魚、或於沙灘上建塔,定然根基不穩;即使竟得延壽,或須長期坐輪椅、或失智、或如殘燭老衰,長期住在加護病房,長壽而不「健康」,不但自苦,也苦了照顧的家人,決非個人之願,亦非社會之福。

長壽名人張群說:「健康」為長壽之本,長壽是「健康」應得的結果;必須長壽而「健康」,長壽才有價值…長壽是長期有恒的保持「健康」生活的結果; 絕不是一時的、偶然的,或有奇方妙藥可以倖致……

根據許多資料,可以為「健康」畫出一個輪廓:

「健康」是:

1. 沒有疾病,身體各器官功能健全,發育正常,胖瘦適中。

2. 有好的食慾、好的睡眠、二便暢順、無不良嗜好。

3. 精力充沛、頭腦靈敏、意志堅定、情緒穩定、精神常保愉快。

4. 至少具有與其年齡相應之體能與體力,對疾病有相當之抵抗力,並對某一範圍內的氣候變化、突發事件、壓力、挫折、意外等有一定的抗壓性。

有很多人以為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雖目前不生病,但其「健康」卻處於較低水平,平常工作即易感體力不支、腰痠背痛、人生乏味、無精打采、食慾不振、面色無華、睡後仍累、寒溫稍有變動,即感冒咳嗽、打嚏流鼻水等、無力承受絲毫壓力,則亦不能稱為「健康」,此為「半健康」或「亞健康」,日本人稱為「不定愁訴」,這也不是我們所要的「健康」。

「健康」不能光靠運氣,也非命運所定,必須用知識與行動去獲取,多少總須付出一些代價,包括時間、精力及金錢,而最重要的是追求「健康」的意識與決心,佛家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切皆由心生起,追求「健康」也應抱著這樣的心理期待吧。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