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魂記(105)

一零五、潮水忽退是警訊,逃向高處莫遲疑

清道光25年6月小15日乙巳(1845年7月19日)巳時

沒藏主簿咳了一聲,道:

「王爺,這個題目問的好,對於「危機處理」微臣曾就此做過研究…

「大自一個國家,或小至個人,或是一個組織,如家族、幫會都會有危機存在…

「經過研究,一般的危機大致有四個階段,即:潛伏期、爆發期、處理解決期及後續影響期…

「沒藏大人如此言簡意賅、條分縷析真是具有科學頭腦,賢卿年紀雖大,聰明才智卻不輸給年輕人,本王洗耳恭聽,願聞其詳…

「危機發生時,往往來得急迫,一般人多以為這是突發事件,但其實很多都有徵兆,卻常因個人的識見不足,或該注意未注意而疏忽、或剛愎自用情緒化處理,致一發不可收拾…

「「趨吉避凶」乃是生物的本性,每個人都想及早避開危險,但若識見不足,無法警覺危機將到來,以致噬臍莫及、也無可奈何,沒藏大人,能否舉一識見不足的例子?

「有的,這是很久以前微臣聽來的,譬如:在漁村或海邊,曾經有人發現海水忽然快速退潮,看見退潮後的海灘上有許多魚蝦活蹦亂跳,於是呼朋引伴叫來家人撿拾,還以為要發一筆洋財了…

「卻不知,這種忽然的退潮乃是海嘯欲來的前兆,正確之舉應該把握時間往陸地方向之高處跑,再遲便來不及了…

「果然一兩刻鐘的時間後便見海水回灌,整個漁村連人帶船、帶屋,迅速被海水所沖激、吞噬,甚至發生了滅村的慘劇,這次海嘯連同幾個靠海國家的死亡人數加總起來達到數萬人以上,礙於資訊不足,一時難以統計正確數字,但確確實實這是一場世紀大災難…

「這個關鍵就在於個人的知識不足,不知道不尋常的海水退潮是海嘯欲來之兆,因此錯過了逃難的黃金時間…

「哦,沒藏賢卿真是博學呀,你居住在西域大漠,竟然也知道有關海嘯的知識…

「據所知海嘯並不常見,有時數百年或千年才發生一次海嘯,因之具有此種知識的人極少,導致人的知識無法累積與傳遞…

沒藏主簿補充道:

「西漢末期(西元前47年,即漢元帝2年甲戌年)渤海地區曾發生一次災難性的海嘯,據「漢書•天文志」記載(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

「「漢書•溝洫志」記載:「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嚐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根據「漢書•天文志」記載:「一年中地再動」,即地震之後出現了「海水溢」,即海嘯,其氣勢與規模十分驚人,海水在海嘯的推動下,在陸地是奔流數百里之遠,淹沒「九河之地」,「城垂淪者半」…

「西歐方面亦有記載,西元三百六十五年(東晉時代、哀帝隆和4年乙丑年)埃及繁榮港口亞力山卓港遭到海嘯侵襲的情景:「一開始,海洋退縮、海水流乾,露出海洋底部陸地與眾多海中生物…

「接著大量海水出其不意地倒灌回流、席捲數千條性命,驚濤駭浪將船隻推上屋頂、或沖到數公里之外…

「西元三百六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的滔天巨浪,奪走從希臘、西西里島、埃及亞力山卓等地無數人命…

「海水吞噬了肥沃的尼羅河三角洲,當地居民紛紛撤離、山城成為鬼域…

國師邵文海道:

「沒藏大人真是 博學多聞,邵某佩服之極…

回過頭來,向「代王爺」跖跋鶴翎道:

「不過據微臣所知,在南洋有一個島國,當地人曾將海嘯的知識與逃難的方法編入歌謠當中,後代傳唱這首歌時,知識便借之傳遞下來,果然有一次大海嘯侵襲附近幾個國家,其他國家的人死亡甚多,而該島國死傷的僅是寥寥數人…

「哦,這是該島國先人的智慧挽救了後代子孫幸免滅絕於大海嘯之災難…

沒藏主簿道:

「這就是人類的知識不足,以致無法逃離災難的例子,因此充實知識也是「危機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這個例子舉的好,一個人具有相關知識與否,可以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

「或許有某些人雖已經知道這種知識,但臨時沒來得及想起,遇到這個情況,還高興的與大家湊熱鬧,想要多撿一些魚蝦,給家裡的晚餐加菜,於是也葬身於海水中,這就有點冤枉了…

「海嘯並不常見,因此即使聽聞到此種知識也無法求證,看到別人興高采烈的揀拾魚蝦,臨時要下定決心逃往高處,恐怕難免心生疑惑,甚至以為放棄撿拾魚蝦十分可惜,如此蹉跎錯過逃難的黃金時間,最終難免成了冤魂…

「這就不是識見不足,而是因疏忽、或猶豫不決而罹難…

「我「新夏國」沒有發生海嘯的顧慮,但地震對我西夏人卻有慘痛的歷史記憶…

「看見海水退潮到海嘯回灌,尚有大約一刻鐘的逃命時間,而地震卻無法預測,這就不是具備知識與否的問題了…

「目前對於地震尚無法精確預測,難道人就無法可想了嗎?

邵國師道:

「那又不然,地震雖無法預測,但人類尚可做某一程度的預防…

「譬如:幾次地震之後,總會發現某些房屋倒塌,其樑柱材料有偷工減料的情況,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渣房子,當然承受不起震災的搖晃,這是人謀不臧與知識無關,看似天災其實暗藏人禍…

沒藏主簿道:

「因此人為因素亦是一個重要關鍵,許多人做事馬虎、不求品質,那麼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將來可能要害死人了…

「代王爺」跖跋鶴翎道:

「這讓本王想起,曾經讀書讀到歐洲大陸有一個國家叫荷蘭,它的地理環境十分奇特,它的國土大部份低於海平面,可以說荷蘭國最大的天敵是大海…

「甚至它們的部份陸地是圍海造地而來,因此許多地方都需要築起海堤來保護,荷蘭人世代與海爭地,在荷蘭人眼中最大的敵人是海洋…

「他們所築的堤防必須十分堅固,才能防止海水滲進來,因此對海堤的建造要求十分嚴苛,使得荷蘭人民養成無論做什麼事都認真踏實、非常重視品質,可以想見,如果堤防的品質欠佳,就種下不可預測的危機,不知道什麼時候堤防要崩塌…

「漢人有一句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果堤防也做成豆腐渣似,則人民的生命財產就不保了…

「所以假如他們估計做堤防的經費需要十萬金,他們不但不敢削減預算,相反的,他們會撥出兩倍的二十萬金預算來做堤防工程,為的就是要確保品質不打折…

「相反的,本王知道有些人自以為聰明,想出一個什麼投標的方法,就是一個工程至少由三家廠商來投標,以出標最低價格者得標…

「假設一個十萬銀子預算的工程,三家廠商各估價十萬、九萬、八萬,則由估價最低八萬的廠商得標…

「該廠商雖然得標,但因為競價而把價錢壓得過低,俗話說:有殺頭的生意,沒有賠錢的生意,他們為了擠出利潤,只好偷工減料,則這個工程的品質可想而知…

「這種制度衍生出許多弊端,如三家廠商為了避免惡性競爭、壓低投標金額,造成無利可圖,生意人腦筋靈活,上有政策,下自有對策,他們又發明一種「圍標」的辦法,俗話叫做「搓湯圓」,即三家默契內定由那家得標,大家約定將投標金額提高,但另兩家亦可分得利潤…

「又如清國的官員主持一項公共工程的投標案,他們又會敲搾揩油、收受賄賂,廠商為做成生意只好忍氣吞聲、避免刁難,一個十萬的工程經過三折四扣,最後落實到實際工程的材料金額可能四萬不到,他如何能做出高品質的工程? 這個品質不是豆腐渣又能是什麼?

大家聽的不由感嘆,最後國師邵文海回到主題,下結論道:

「因此最高招的危機處理,絕對不是等到危機爆發時的處理,而是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釜底抽薪將火勢消滅於無形,讓炸藥根本沒有爆炸的機會…

「代王爺」跖跋鶴翎點頭道:

「不錯,不錯,方孝儒說:「天下之事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古人又說:「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禍於無形…」,因此能夠將禍患消弭於無形才是智者的做法…

「不過,極幸運的是,我們的「文物收藏館」擁有一台漢朝張儀的「候風地動儀」,傳說可以預知地震,只不知它管用不管用?

「或它某天發出了警訊,我們到底該相信它呢,還是懷疑而置之不理?

沒藏主簿露出凝目深思,緩緩道:

「王爺顧慮的甚是,我們久來都漠視這台「候風地動儀」,一直把它當做一件古董珍品看待,這個態度值得商榷…

「老王爺花了許多銀子與精力才得到它,並請了多位學者專家做了研究改良,如真的發出警訊,應該相信並且速速採取相應措施為宜,即使後來沒有發生地震,也畢竟發揮了預防的效果,對我們並無損失…

「代王爺」跖跋鶴翎點頭道:

「沒藏賢卿說的是,本王記下了…

邵國師道:

「不過,智者處事很多不為常人俗人所瞭解,甚至還會誤以會他龜毛,不是有這個說法嗎? 「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建議曲突徙薪的人是大智者,他欲將火災消弭於未然,但世俗卻不認為他有功,或許還以為他是大嘴巴而予以訕笑,而將那些手忙腳亂、焦頭爛額的滅火人員當做大功臣…

「事後救火弄的焦頭爛額不能說是沒有功勞,與建議曲突徙薪者在處事的境界卻有上下床之別…

王爺跖跋鶴翎道:

「哦,這世界還真是不公平、也很弔詭,但這也是人性吧…

「是的,在危機事件的處理中,「人性」是最大的變數,人性中的疏忽、猶豫不決都有可能帶來災禍…

「像剛愎自用、狂妄自大,也都會帶來危機…

「這在歷史上該有許多例子吧?

卓鶴翎略一思索,道:

「最顯然可見的兩個例子,是:曹操的赤壁之戰,當時他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卻因他的連環船,被周瑜一把火破去,竟在談笑間、灰飛煙滅…

「另一個例子,便是:東晉謝安與苻堅的淝水之戰,苻堅號稱擁兵百萬、投鞭於江、足斷其流,自認強大,可以發動大型戰爭,並且以為勝券在握,因此舉兵攻擊東晉…

「卻不料謝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還擊,秦兵因調整陣形,傳出敗仗之謠言,為之軍心浮動,造成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心理錯覺,皆以為王師已至,以致棄甲曳兵而大敗…

邵國師道:

「這真是歷史上最詭異的一場戰爭…

卓鶴翎感慨地道:

「這麼說來,「強大」未必是好事,如果雙方勢均力敵,可能反而可以好好打場戰爭,勝敗機率各半,未必會如此大敗…

「難怪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又說: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所以表面的強大,不代表長久的勝利,甚至反而潛伏敗亡之因,有時強大,可能是大而無當、暗藏危機,若此人缺乏危機意識,對於自已的強大,還自我陶醉、沾沾自喜,那就只有等著走上悲慘的命運…

「這次「灰狼」便犯了這樣的錯誤,以致於「十三騎」全軍覆沒…

「許多年來,他們在大漠中劫掠駱駝行商,都能輕易得手,養成驕傲自大的心理,因此遭到痛擊而慘敗…

「我們雖請「武田村」盡量收拾戰場,該火化的予以火化,該掩埋的予以掩埋,不過要完全做到船過水無痕可不容易,不知「灰狼」瞭解情況到什麼程度? 如果他挾恨對「武田村」或我「地下宮城」展開激烈的報復,我等不得不防…

「大將軍」跖跋百勝皺皺眉,道:

「「灰狼」一向生性殘忍,若知道我「新夏國」暗中資助「武田村」,勢必將報復的箭頭指向我「地下宮城」…

「代王爺」跖跋鶴翎注視他,道:

「若「灰狼」率兵來襲擊「地下宮城」,大將軍,可會怕他?

「怕,本將軍當然不怕,只不知他會用什麼奇襲之計,令人有防不勝防之感…

「因此,我們必須掌握情報,沒藏賢卿,這一點就勞煩你了…

沒藏主簿躬身道:

「王爺放心,臣下自當盡心盡力…

「那回到「危機處理」的主題上,本王經過今日之討論,自覺受益良多,可見諸位賢卿都是飽學之士…

「如果「危機」已經發生,那該當如何處理?

沒藏主簿道:

「這先須體認一個觀念,處理危機時千萬不可過於主觀,面臨危機,最忌諱的是群龍無首、心無定見、舉棋不定,如此可能使危機迅速擴散,甚至無法收拾…

「清國的道光帝,便是犯了此戒,堂堂三億人口的大國,擁有林則徐的賢臣,卻在「鴉片戰爭」吃了敗仗,喪權辱國、丟盡顏面…

「若已面臨「危機」,務必勇敢接受它、控制它、處理它,並提高視野、以大局為重,不斤斤於小挫敗、小損失…

「呵,沒藏賢卿的說法,很接近兵法或棋理…

國師邵文海咳了兩聲,道:

「這時候有賴於領導人的智慧與果斷,所謂:「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是大原則…

「「危機處理」便是要採取應變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期使負面衝擊減低到最小程度…

「處理過程必須謹慎、小心、沉著應變,切不可抱著一廂情願的想法,或一意孤行的蠻幹…

「不論是國家或個人,都有可能身陷危機,該如何界定危機、預防危機、乃至於接受危機、管理危機、控制危機,最後解決它、處理它? 都是相同的原則…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