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魂記(52)

五十二、古來帝王多短壽,鬥爭縱慾誤丹藥

清道光23年1月大15日戊午(1843年2月13日)辰時

王御醫要走了,「太醫館」的醫療工作將由大夫譚萬善接手主持,今天中午要給他餞行,王御醫在寧夏銀川行醫超過20年,十三大家族許多人都認識他,甚至都讓他看過病,因此聽到消息後有很多人都來參加餞行宴…

陸陸續續的來了人,包括:國師邵文海、若愚禪師、相師佟敬安、「天祿館」沒藏主簿、沒藏族長、其長子沒藏白豹、嵬名族長、其長子嵬名山鷹、跖跋族長、其長子跖跋俊彪…

紅艷無雙把他們一一介紹給卓鶴翎認識,但靈敏的卓鶴翎感覺到許多人以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尤其幾個年輕人更是以仇視、忌妬的態度看待自己;奇了,我初來乍到,並沒有得罪誰呀?

時間未到,大家先在「怡心殿」坐談…

王御醫道:

「諸位族長大老、諸位好兄弟、好朋友,老朽今天就要離開了,這多年來蒙大家的愛護與照顧,老朽實在感激莫名,在此先向大家說聲謝…

大家迭說:不用客氣,但是話鋒一轉…

「到吃飯還有一段時間,老夫有些話說…

「最近老王爺得到武田村渡邊村長的死訊,另外旗下十三大家族中「嵬名氏」、「細封氏」家族竟有兩名頭目,都是王爺頗欣賞的愛將病逝,他們年齡都不到50歲,王爺十分感傷…

「王爺交待,趁老朽離開之前與大家談談「養生之道」…

「凡百事業的基礎在有一個健康的身子,何況大家還有復國大業須待完成,無論為家人妻小,或為我西夏國之建國復國、為我黨項民族著想都要保愛你的身體…

「此處有若愚國師、邵國師、譚御醫、沒藏主簿、相師佟老先生等皆是高壽長者,大家請各發表心得,坐中除了卓公子、無雙小姐外,還有各族的年輕人,我西夏的許多重責大任,將來都要由年輕一輩挑起,所以必須重視養生保健,先把身體保養好,才能完成使命…

哦,「養生之道」是課程之一麼? 上回在「太醫館」見到王御醫,那天醫館內大家甚忙,沒與這位御醫老前輩多說話,今天有時間好好的觀察他,聽聽他對養生的見解…

王御醫繼續道:

「老朽出生於乾隆37年,今年托福已72歲了,比起老王爺與若愚大師自是不及,不過比其他人年紀就算是大了…

那王御醫臉上皮膚甚為潔白,年紀雖大,卻是保養甚佳,卓鶴翎想起娘親不到六十歲已經彎腰駝背、滿臉皺紋,而這位王老卻是語音宏亮、腰桿挺直,不禁問道:

「請教王老前輩,說你已有七十二歲,實在是看不出來,又聽說你來寧夏銀川行醫已有二十年了,那你來時也是50出頭歲了,這個年紀其實有許多人都要退休養老,你怎的還不遠千里來到這兒重新又行醫起來?

王御醫含笑拈鬚道:

「卓小友,你問得好,呵,呵,唐朝白居易詩不是說:「不論海角或天涯,大抵心安便是家」;行醫救人濟世,到那裡去都覺心安理得,自是天下任何海角天涯都可去得…

哦,行醫是有這麼個好處吧,真該跟譚大夫多學學…

「這位唐代大詩人,自號「樂天居士」,他的養生經驗頗值一提,大詩人生逢亂世、歷經乖逆、又有病痛纏身,到了不惑之年,方知「不得長歡樂」,是「人生不滿百」的原因,因此開始注意情志養生,逐漸變成了真正的「樂天派」人物…

「他還有詩說:「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是大詩人對待老與病的正確觀念…

若愚國師頷首道:

「王大國醫真好學問,出語是一針見血,「不畏復不憂」便是養心之法,而養生之道,應以養心為首,王大夫,看得出來你修養甚好,所以年紀雖已過七旬,卻是身輕體健、不輸年輕人,仍能行醫助人…

卓鶴翎亦道:

「還有一位長壽詩人陸游的養生詩,也是提倡豁達開朗、養心怡性,其詩便有「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時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鶴長停料,心似山僧已棄家…」的句子…

「還有一句:「漸老更知閑有味」,看來詩人對生死已有認識,對老死並無什麼懼怕,不過晚生還年輕、境界未到,不太能體會詩人的心境…(註1)

「王老,晚生看您似乎保養甚好,不像其他老人家,年紀還沒你大,卻未老先衰、老態龍鍾,您可有什麼養生秘法嗎?

王御醫沉吟一下道:

「老夫以為最重要的是身心都要健康,缺一不可,然後三餐正常、坐息規律,不熬夜、不酗酒,平常打打拳,讓筋骨舒活一下,心情則保持輕鬆自在、一切看開,生活盡量過得無憂無慮、無怨無悔,若真有什麼煩憂事情,亦懂得自我調適、自我紓解…

若愚國師道:

「王御醫言語中十分重視養心,這與我佛家的修身修心極為相近,老衲也說說我佛門的養生法…

「佛家的養生首須參透生死,我們總認為身心世界都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故須早早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才是養生之道的真諦…

「所以一切「順其自然」才是最健康的,違背自然生態,當然就容易出毛病了,因此佛道兩家的修行人都一樣,多數都能健康長壽,因為他們的生活簡單,思想單純,少了人我是非,少了利害得失,凡事少計較,心中無罣礙,自然有利於養生了…

「養生最重要的是清淨心,佛說:「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性。」其實我人已一切具足,何須外求?

「眾生愚昧,事事往外攀緣,色境本不來誘我,是我起心動念,自己去攀緣外境,而終日心神起伏、患得患失…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魂惱亂,外邪得以乘入,遂致百病蜂起…

「因此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個,曰放下、曰回頭,只要能夠放下、能夠回頭,病可漸癒,迷可頓覺,養生之法,不過如此…

「維摩經說:「眾生之疾,從煩惱生;菩薩之疾,從大悲發。」眾生所有的病都源於煩惱,所有的苦都源於無明,所以根除病苦只有從修心做起,別無二途…

他向座中諸人掃視一遍,見只有卓鶴翎、紅艷無雙頻頻點頭,其他各族來的年輕人都一臉茫然,嘆道: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語至誠,終不欺人,只是眾生根器不同無法勉強,能知能懂亦是因緣吧…

王御醫道:

「大師時時不忘宣揚佛法,諄諄勸人、苦口婆心,誠然可佩,但只是高深了些,未免陳義過高,恐怕很多人還是不懂…

「不過,只要先在眾生的心裡種下種子,等時候到了,大家便可領悟…

「譚道兄,你也說些想法,讓大家多學一點…

御醫譚萬善點點頭,道:

「老夫譚某多年在清國的太醫院看病,看的都是皇家或高官重臣,發現那些貴人一向吃喝不禁、房事不節、心神不寧,一有病就全要靠醫生,這是很違養生之道,因此…

「養生切不可全賴醫生,醫生只能替病人治病,不能替病人養病,只能替病人袪邪,不能替病人養元氣…

「富貴中人不知此理,以致無病成有病,小病成大病,不死之病成了必死之症,老夫雖經常諄諄勸誡,可這些貴人總聽不進去,可嘆哪,可嘆…

若愚國師點點頭道:

「譚大醫師說得好,「遺教經」上也說:

「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之過也」是眾生愚痴,不聽醫囑,以致生出病疾煩惱…

「老衲引用佛教經典的話為譚醫師之言相佐證,譚御醫請繼續說…

譚御醫微笑一下,又道:

「人可以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喝水,或可以一日不喝水,絕不可一刻無空氣,所以人身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則易血瘀,血瘀又易聚毒,為癌為瘤,皆是長時間血氣不通之故…

「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鬱於內,氣滯又易傷肝,久病及腎,於是百病叢生…

「氣滯氣鬱的人看事太真、我見太重、器量太小、疑忌太深,所以養身又須養心…

若愚禪師點頭道:

「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看來佛家、道家、醫家皆有相通之處…

頓了頓道:

「不過老僧有老友相約來訪,看看時間也快到了,阿彌陀佛,老衲先走一步了…

「國師保重了…

大家起立目送著若愚禪師離去…

那老學究「天祿館」的沒藏主簿轉頭向譚御醫問道:

「譚老你在清國的「太醫院」行醫,而老朽只能在故籍紙堆中探求知識,請教譚御醫,老朽曾經統計過中國歷朝的皇帝中能夠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0人左右,發現了幾件有趣的事…

「其中長壽能活到80歲以上的只有5個,他們是:梁武帝蕭衍,85歲;武周武則天,81歲;吳越王錢繆,80歲;宋高宗趙構,80歲;清乾隆88歲。不足50歲死去的有130餘人,占67%,平均年齡只有39歲多…

「喔,沒藏大人竟如此用心?

「皇帝位高權重、生殺予奪、一呼百諾,享有最好的生活,醫療方面則擁有太醫群的照護,為什麼反而有許多皇帝短命呢?

譚御醫微笑道:

「沒藏大人問得好,譚某在清國太醫院時也常思考這個問題,算是小有心得…

「他們身為皇帝固為萬民景仰,亦為百官所羡慕巴結,但高處不勝寒哪…

「歷史上的宮庭鬥爭是極其殘酷的,為了爭奪皇位相互殘殺,被殺死或自殺是一個原因,因此而早死的有60多個…

「俗說:爭權無父子,兄弟如仇敵,歷史上的皇帝能按照制度規矩登基的人不多,許多都採取殺戮鬥爭的手段登上皇位,甚至許多史載的明君也不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兄弟鬩牆,武則天毒死親生兒子,皇太極僞造遺詔,都是爲了爭奪皇位…

「這些史實造成有的皇儲10歲喪命,有的竟死在襁褓中,趙光義爲了當皇帝,殺死親兄趙匡胤,形成「燭影斧聲」(註2)的千古之謎,使正在壯年的皇帝卒死于皇宮內院,成為歷史疑案…

「類似這樣的爭鬥,必然在皇室中造成互相猜忌、戒備、過度的自我防衛,這種心理素質極不利於身心的健康…

「早婚和多妻是造成短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皇子一般11-14歲結婚,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影響本身的健康,又造成下一代體質的衰弱,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當上皇帝之後,除了皇后之外,嬪妃多達百數十個,貪色縱欲不僅使他自己早卒,而且使得後代皇子皇女孱弱多病…

「一般開國皇帝壽命還可以,其皇子皇孫則越來越短壽…

「另外,皇帝身份特殊,有病亦多難治,御醫怕擔風險,因為動輒殺頭重罰,因此投鼠忌器不敢用藥,或則推諉避免擔責,皇帝之個性又多猜忌,基於自我保護心理,對太醫也不盡信任,害怕吃藥被暗中下毒…

「如曹操有頭風之病,華佗要為他動手術,他不但拒絕,最後甚至把華佗處死,劉邦病重,雖有良醫在側,他仍然排斥治療…

「有的皇帝崇信煉丹術,服用丹藥中毒而死,這都是造成中國皇帝短命的原因…

國師邵文海道:

「天下事都是如此弔詭, 不過這也是宇宙間的一種公平吧,他們享盡榮華富貴,不能讓他們再各個長壽,甚至有的暴君好殺,長壽並非百姓之福,短壽使他們的周轉率高些,百姓還有個機會喘口氣…

這是另類觀點,也有道理…

譚大夫續道:

「皇帝短命,皇子皇女也多早亡,統計清朝皇帝有生育子嗣的,但在15歲以前夭亡者竟超過了出生數的一半…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早婚,順治帝15歲得長女,康熙14歲做父親,除去虛歲和十月懷胎的時間,康熙當時還僅僅是一個 12歲的孩子,其子女怎麼能健康?雖有最好的醫療照護也難成活…

「康熙帝18歲以前出生的子女全部夭亡,道光帝的頭6個子女也是全部死亡,即使這些皇子長大成人當上皇帝,也因寵妃眾多、縱欲過度而影響子女身體的健康,這是皇子皇女早夭的根本原因…

世間真難,平常人打拼奮鬥、努力一輩子也未必能成功成富,或幸運有所成大概也要四十、五十之後了,於是期望有下一代能夠克紹箕裘、強爹勝祖,將這一代的成就繼續發揚光大,但子女的健康壽夭、賢或不肖又未必能盡如人意,古話說:富不過三代,確有其道理…

人生總有數不清的難題,才解完一道題,又出現另一道,沒完沒了至死方休;卓鶴翎又想起李孚德老王爺的兩個兒子,一個失心瘋、一個得鴉片癮,不禁暗中嘆息…

—————

註1:

陸游詩「自詒」(二首之一):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時一念不容差。
身如病鶴長停料,心似山僧已棄家。
高枕時時聞解籜,卷簾片片數飛花。
飯餘解帶摩便腹,自取風爐煮晚茶。

另一首養生詩是在「劍南詩稿‧看梅歸馬上戲作」中,題名為:
「漸老更知閑有昧」:

平明南出笮橋門,走馬歸來趁未昏。
漸老更知閑有味,一冬強半在梅村。

註2:

燭影斧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暴死,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一個謎案,懷疑趙光義謀殺兄長而篡位。有關記載以僧文瑩的《續湘山野錄》最為著名。

傳弒兄篡位宋太祖暴斃後,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與趙德芳無法登基,而是弟弟趙光義即位,且趙光義登基後,一反常例當年改元。不久,趙光義流放了親弟弟趙廷美,逼太祖的兒子趙德昭自殺,趙德芳也離奇病死。由於此類怪異跡象太多,世人多懷疑趙光義是謀殺兄長而即位。

[編輯] 本事經過根據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弟弟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進宮飲酒,當時趙匡胤身體很好,酒後困頓,就躺下休息。趙光義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來照料哥哥。

外人只遠遠看見趙匡胤和趙光義說了一些甚麼,接着蠟燭光影搖晃,似乎趙光義離席退避,隨後聽到鐵斧戳雪之聲,聽見趙匡胤高聲說:「好為之,好為之。」(你好好去做)天快亮時,趙光義急急喚人,叫皇子都來,說趙匡胤已經逝世。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且一反次年改元的慣例,立刻改元太平興國。

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成了千古疑案。

[編輯] 太祖本紀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上只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上御太清閣四望氣。……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