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營養與進化 (初乳知識08-14)

※ 從王永慶之死談起 (七)

中醫的學說甚為豐富,「痰」的觀念分散貫穿在歷代的典籍當中,早期並沒有獨立成為一門學科;依一般經驗來說,當治療疾病順利有效時,包括醫生與病人都不會想到有痰無痰的問題,但如果百治無效,則總有某些醫家會聯想到該病症是否與「痰」相關連?

古人說:「頑痰生怪病。」又說:「百病皆由痰作祟。」古人發現許多疾病到了頑症難症、疑難雜症的的階段,多會與痰瘀、血瘀有關;有了這觀念後,治病用藥便有所不同,治療效果也就浮現出來了。

但是治痰並不容易,因為痰的發病規律和理論尚未完全清楚,處方用藥也就不能完全得心應手。茲抄錄幾則古人對痰的論述:

1) 「人之氣道貴於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調攝失宜,氣道閉塞,水飲停於胸膈,結而成痰,其為病也,症狀非一,為喘、為咳、為嘔、為瀉、為眩暈、心嘈怔忡……」(宋代嚴用和)

2) 「痰隨氣行,無處不到…」

3) 「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雜病源流犀燭)

4) 「世人之疾病,其所以殘傷生命之急者,無甚于痰涎。世之醫者,乃有見之而不能識,或者識之而不能治,此不幸之人,其殘傷夭橫者,不可勝數。」 (宋‧史載之)

5) 「人之周身上下有塊者,皆屬痰。」(朱丹溪)

「痰」的概念並不難,但由「痰」衍生的症狀與疾病卻甚多,因此造成了治療時的迷惑與困擾,也就是說治療時必須將「整體觀點」與「痰的觀念」隨時保持聯繫,並無簡單的方劑可以統治。

回頭再看「初乳」也有「化痰袪痰」之功,就會覺得「初乳」是多麼的平易近人,這是「初乳」的優勢:

1. 「初乳」人人可吃,天天可吃;而中藥處方卻有其困難之處,甚至某些藥具有毒性,非學驗俱豐之醫師很難應用自如。

2. 「初乳」的味道或許有少許人排斥不受,但大多數人卻認為頗為甜美,相較許多瓶瓶罐罐、紅紅綠綠的藥品,真是好太多了;而中藥的味道很多人是聞之欲嘔、敬謝不敏,若是慢性病要長期喝中藥,更屬畏途。

3. 當然「初乳」只能對付疾病的某一環節,無法完全取代藥物,但「初乳」本屬食物不必太苛求,只要長期飲用「初乳」,即可緩緩削減疾病中的一項病理機轉,便可以爭取到大幅度的生機。

4. 對於病情之較急或較嚴重者,由中西醫藥或「手術、化療、放療」主打,「初乳」只要扮好「輔助角色」即足夠了,不必奢求。

「百病皆因痰作祟。周身上下有塊者皆是痰。袪除痰涎,可保終身無患。」(朱曾柏疑難雜症經驗集),點出「袪痰」亦對養生保健大有裨益;中藥有許多補養藥方,但很少以「袪痰化痰」為著眼點,而「初乳」本為養生食品,它另具「袪痰化痰」之效,加上它甜美的滋味與安全性,使它脫穎而出,奇妙的竟能替代一些中藥方,使得不能接受中藥味道者亦有機會飲用,借著「袪痰化痰」得以改善體質,不讓中藥專美,或許這也是老天的慈悲吧。

瀏覽文章: | Home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